用户名
密码

谈爱清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谈爱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包迪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毓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纪美玲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福华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亚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昭英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纯芬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秀娟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倩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从条件想起

作者:包迪  日期: 2025-04-12  点击: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单元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依据条件寻求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及回顾反思的过程,了解从条件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策略,能用由条件想问题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2.学生体会从条件想起求问题结果的分析推理过程,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问题的联系,提高分析、推理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积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实际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策略的体验与理解。

教学准备

PPT

学情分析

前在分析: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陆陆续续的接触解决题,二年级学过简单的两步计算。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在不断的提升,但是学生只是在学生一些简单的解决简单解决问题的方法,没有学一些策略

潜在分析体会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条件问题的联系;能用由条件想问题的策略寻找解题方法,并正确解答

差异分析:学生对于条件的理解和分析推理能力是这节课的主要差异所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呈现例题,直接引入。

在收获季节,小猴帮助妈妈摘桃它在摘桃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帮助它解决吧!

 

 

 

 

二、初用策略,探寻思路

1.明确条件的含义。

出示例1条件

提问题中告诉我哪些已知条件?你能什么问题?你是怎么想的?

设问:对于这个条件你是怎么理解的?同桌交流。

追问: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 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 ……还可以想到“第(    )天比第(    )天多摘 5 个”?

进一步追问:第一天的个数 +5= 第二天的个数,还可以想到“第(    )天摘的个数 +5= 第(    )天摘的个数”?

提问:题中有一个已知条件是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你知道这个条件是什么意思吗?

小结:如果第五天呢?你怎样想的?你觉得哪个条件蕴含着丰富的意思?

2.交流算法。

启发:我们已经弄清已知条件的含义,现在大家继续想一想,根据第一天摘30个,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5个两个条件,你能分别算出什么?

追问:你认为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接着算什么?

根据学生的交流板书思考结构:

3.列式计算。

提出要求:按刚才讨论的解题思路你能能通过填表或列式计算求出答案吗?动手试一试

交流汇报是怎么填表和列式的。

4. 反思回顾。

引导: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列表、列式)求出了答案,但是思考的过程是一样的。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解答这题目的过程,咱们是怎么来解决问题的?

 

揭题:不管是列式计算,还是列表求出答案,我们都是从已知条件出发,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像这样从已知条件出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种常用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从条件想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主动地加以运用。

 

1.

学生观察情境图集体读题。

学生梳理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预设:学生是抓住第二个条件进行提问的。

学生同桌之间说说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什么意思?

学生继续思考 比第( 多摘5个 摘的个数+5=第( 摘的个数两个问题。

 

 

2.

思考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可以算出什么?

明确:先    )和    )求

   ),再……

要求:和你的同桌把这样的想法相互再说一说。

 

 

 

3.

学生根据刚才的分析过程,尝试列式计算和填解决问题,

 

交流汇报是怎么填表和列式的。

4.

明确:解决问题时,我们找出条件和问题,弄清题中每个条件的含义,接着就从条件开始想起,先根据“第一天摘了30 个”和“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这两个条件想到了什么?再根据“第二天摘的个数”和“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 5个”又想到了什么?这样依次推想下去,然后通过填表或列式计算的方法找出了答案。

三、类比应用,丰富体验

1.完成想想做做第1

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小题中的已知条件,再提出要求:你能根据这些已知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

追问:你是根据哪些条件想到这些问题的?想到这几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2.完成想想做做2

学生读题提问:你知道“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这个条件的意思吗?

启发:根据已知条件你能求出哪些问题在这些够求出的问题中,你认为应该先算哪一个,再算哪一个?

进一步追问:求第1次反弹高度时,用到了哪些已知条件?第234反弹高度时呢?

3.完成想想做做第4

学生读题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学生解答后,组织讨论:你是从哪些条件想起的?想到什么?求出白地砖的块数后,再联系哪个条件就能求出花地砖的块数。

4.完成想想做做第3

学生读题后,提出要求你能根据题意在下面的图中画一画涂一涂,标出芳芳兵兵两人的位置

学生操作后,提问:从图上看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几人?

进一步要求如果列式计算,可以怎样做?

引导反思:解决这个问题时,是从哪些条件想起的?你认为画图对解决这问题有什么帮助?

 

 

 

1.学生读题说说已知条件,根据这些已知条件提出问题

学生试着解答问题。

 

2.学生读题说说“每次弹起的高度总是它下落高度的一”这个条件的意思

学生填写表格

学生说说求每一次反弹高度时用到了哪些条件

 

3.学生读题后,列式解答

学生回顾解题过程,从哪些条件想起,想到了什么?

 

 

4. 学生读题,根据题意在下面的图中画一画涂一涂,标出芳芳兵兵两人的位置

看图得出,芳芳和兵兵之间有几人

如何列式计算。

说说解决这个问题时,是从哪些条件想起的?画图对解决这问题有什么帮助?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从条件想起

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列式或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