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列表的方法整理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种策略。
2.经历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会借助表格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 感受列表的必要性
师:从三年级起我们就已经学习过解决问题的策略了,回想一下,有哪些?
生:从条件想起,(板贴:从条件想起),从问题想起(板贴:从问题想起)。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板贴: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理清题意
师:秋天到了,同学们一起去小芳家的果园参观。看(手势)谁能声音响亮地为大家读一读题目?
生:……
师: 根据条件,你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手势:举手)
生:……
师: 我们来看看茄子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不忙着计算,你能想办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吗?(停顿几秒)把你的想法整理在作业纸上(表扬几位同学:坐得真端正)完成的同学和同桌说一说。
师:老师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业纸,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是怎么整理的。
设想1.俩人都没表格
先看这位同学,和他一样整理的同学举手,你是怎么想的?
生:我就是把所有条件分类、对齐。
师:其实就是把各种果树对齐,行数之间对齐,每行棵数之间对齐。整理得真清楚!
师:我们再看看这位同学的,他只整理了两种树,和他一样整理的同学举手,你的想法是什么呢?
1生不会说 我们再来读一下问题
2生说得不好 是呀,对呀,要求的(是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我们只要整理(桃树和梨树的条件)
3生说得好 说得真清楚,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要求(的是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我们只要整理(桃树和梨树的条件)
师:刚刚这两位同学整理出的条件我们都可以给他们画上边框,列成一张表格,这样看起来可以更整齐,美观。
设想2.俩人都有表格
……
(是的,你整理完条件后,还给他画上边框,列成一张表格,这样看起来就更整齐清楚了)
师:两种列表你们更喜欢哪一种?
生:第一种,……
师:可以,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生:第二种,因为问题问的是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根据问题选择有关条件整理,更简洁。
师:你说得真好,在整理条件时,我们可以根据问题,列表整理所需要的条件,剔除多余条件。
三. 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分析数量关系
师:刚刚我们通过列表整理的方法理解清楚了题目表达的意思,(板贴:理清题意)现在我们一起整理一下思路,你能根据数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吗?
生1:先根据(桃树3行 每行7棵可以求出桃树的棵数,)再根据(梨树4行 每行5棵)可以求出梨树的棵数。最后把 (手势)桃树的棵数和梨树的棵数相加就是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了。
师:你说得真棒,谁也能像他这样完整地说一说(1人,再同桌说一说)
师:刚刚这位同学是(手势)从条件想起……,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我是从问题想起,要求 桃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就是把桃树的棵数和梨树 的棵数相加。
师:桃树的棵数怎么求?
生:根据桃树3行和每行7棵来求。
师:梨树的棵数怎么求?
生:根据梨树4行和每行5棵来求。(1人)
师:但不管哪种方法,我们都要根据 桃树的棵数+梨树的棵数=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 这个数量关系式。(板贴:分析数量关系)
——列式解答
师:理解清楚题目表达的意思,分析完数量关系后,我们就要开始(板贴:列式解答)你们更愿意看着以前的题目还是整理出的这张表格来列式?
生:整理出的表格,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张表格剔除了多余条件,看起来更简洁清楚。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着表格,想着数量关系式在作业纸上列式解答。
你是怎么列式的?
生:桃树3行 每行7棵,列出乘法算式3×7=21(棵)算的是 桃树的棵数。
梨树4行 每行5棵,列出乘法算式4×5=20(棵)算的是 梨树的棵数。
再把 桃树的棵数 和 梨树的棵数 相加 就是桃树和梨树的总棵数。那这道题做对了没有,我们还需要检验。
——检验反思
师:回想一下,我们有哪些检验的方法?
生:可以再算一遍(快速算),可以用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的正确性,(不管是列分步还是综合算式,其实都是同一种方法),还可以把得数作为已知条件代入原题。
师:我们一起用这种方法来检验一下。把总棵数41棵作为已知条件代入原题,根据梨树有4行,每行5棵,先算出梨树有20棵,用总棵数减去梨树的棵数就是桃树的棵数,21棵,再根据桃树有3行,除法算出每行是7棵,和题目给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一样的,说明我们算对了。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检验并答完整。完成的同学请坐端正。
师:刚刚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步骤来解题的?
生:……
师:现在请同学们按照刚刚的解题步骤在学习单上完成 想一想,求杏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某位同学的作业投影)做对的同学举手,手放下,同学们都很棒。
师:比较刚刚的例题和想一想这题,你能说说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吗?
生:相同的地方是(手势)解题步骤都一样,都用了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
生:不同的地方是数量关系不一样,列出的算式也就不一样。
师:回顾我们刚刚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哪些步骤?
生:……
师:分析数量关系时,你都有哪些体会?
生: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也可以通过列表(板贴: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
师:你觉得列表整理有什么好处?
生:列表整理使题目给我们的条件更加简洁清楚了。
四.应用新知,巩固训练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今天学习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拓展总结
师:回顾今天这节课,大家都有哪些收获?
生:……
师:其实早在学习列表之前,我们已经在享受列表的好处了。看,这是之前做过的练习,在后面的学习中,列表还会多次帮到我们。这是五年级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六年级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养成整理的好习惯,让列表成为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课件出示五、六年级教材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