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会用分数表示有关单位换算的结果。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数感,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情境图:把4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这些问题为什么用除法算?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2
出示情境图:把1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结合学生的回答,指出:每人分得的不满1块,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
说明:把1块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这块饼的1/4,就是1/4块。
学生填写书本。
强调:每人分得这块饼的1/4,就是1/4块,这两个四分之一一个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另一个表示具体的数量。
2、教学例3
(1)学生说说题意。
把刚才呈现的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2)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引导: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能分到1块吗?你是怎样想的?
结合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求:那么,可以用怎样的分数表示3÷4的商呢?请大家拿出3张同样的圆形纸片,把它们看作3块饼,按照题目分一分,看结果是多少?
学生操作,了解学生是怎样分和怎样想的。
组织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对于两种分法进行回顾与比较,进一步理解其中涉及的分数的意义。
小结: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3/4块。完成板书。
把题目改为:把3块饼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能分得多少块?
学生口述算式
提问:3除以5,商是多少?怎样用分数表示?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时强调仿照上一例的分法进行描述。
3、独立计算:
学生独立填写练一练第1题
交流:你是怎样填写算式的?
为什么用1÷5计算?你是怎么想的?
4、归纳关系:
(1)学生集体读一读上面三道除法算式和得数
(2)谈话:请大家观察上面两个等式,你发现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
板书课题 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提问: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用b表示除数,这个关系式可以怎样写?
板书 a÷b=a/b
讨论:b可以是0吗?为什么?
四、练习
1、出示试一试,学生尝试填空。
小组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口答:把7分米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7÷1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
23分改写成用时作单位的数,可以列怎样的除法算式?23÷60的商用分数怎样表示?
指出:两个数相除,得不到整数商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2、学生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填写得数,校对。
追问:分数和除法是不是一回事?区别在哪儿?
每一个分数可以看成是一个除法算式,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3、填写练一练第3题
完成后交流。
五、作业
1、练习八第6题 学生看图填写后,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第7-8题
第6题让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第7题学生比较难理解,要帮助理解每一题实际求的是什么?该从哪个角度去平均分?
六、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