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谈爱清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谈爱清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包迪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毓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纪美玲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福华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亚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俞昭英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纯芬

    万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赵秀娟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倩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长作、长做、长思——与组织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作者:包迪  日期: 2023-04-25  点击:
长作,擅长合作,坚持合作。合作不是接受,而是一种相互认同与接纳。长思,擅长思考,坚持反思,“问题是学生自己想通的,而不是老师教通的。”元认知理论也告诉我们:只有当外来的指导被学生接受并改变他们的信息加工过程时,才能改进学习。所以我们应让学生对自己的困惑或错误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检验,只有看到庐山真面目,找出病因,才能真正得以内化。因此,在教学中只有我们教师做到了坚持不懈,把握住时机,在数学课中留给学生充分动手做数学的机会,才能让学生学会自主反思,喜欢反思,感受“思,我所欲也”的最高境界。
(一)、长作(擅长合作交流)不代表长时间的合作
什么是长作呢?现代数学教育教学不提倡长时间的让学生从事脑力劳动,数学的学习不是机械的,反复的,枯燥的,那怎样合作呢?这势必成为数学教学迫切解决的问题。
现状分析:
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不一样,面对数学学习的内容是比较单一的,不像语文有一系列的诗歌朗诵比赛,小记者活动,英语也有英语节,手抄报等文化,和这些学科比,数学的“数学味”比较重,参与性不高,娱乐性也不高,从而导致了学生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和学的被动,学生综合学力低下。面对这些现状,学生的合作学习势在必行。
策略研究
1、学生数学情感的参与度,潜移默化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
(1)、以“境”激情改变环境,促进合作
合作不是盲目的,学生必须知道合作什么?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方法,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也是关系到合作学习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合作学习的质量好坏。因为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形成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立的看法。这样,在合作时,才能将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同伴交流,使合作更有成效。
(2)、提升校园数学文化合作的质量。
班级的数学文化合作的质量和学校的数学文化息息相关,一脉相传。尽可能的多创造一些数学老师力所能及的良好的物理环境、文化环境和人际环境。从而能进一步的去影响学生的“人性”,愉悦学生的“身心”,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从心理健康学这个侧面来说,那就是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人“舒心”、“完心”(完善人的性格)。
2、用细心启迪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思路
【教学片段1】:教学“试一试”:一些物体的1/2。
提问: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可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你是怎么想的?
讲解:这是4个桃,如果把这4个桃放在一个盘里,就变成了一盘桃,把这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盘桃的1/4。
(出示主题图)
提问: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可得到这些桃的几分之几?为什么?教师在黑板上贴出4只桃,画出集合圈。
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学生动手画一画、分一分。教师巡视。
指名学生板演,并进行交流。学生出现1/2和2/2、2/4三种情况,特别是学生认为三种表示方法都是正确的时候,这个时候,老师最理智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和其他的同学一起商量哪一种表示的方法是最简便的?
教师这个时候只需要发现谁、哪一组最擅长数学合作思考问题。
你为什么用1/2表示?为什么平均分成2份?你为什么用2/4表示呢?4表示什么?是学生打开迷宫的钥匙。然后追问:为什么要分4份,有必要吗?
比较:你觉得哪个分数更为简便呢?虽然最终每个猴子拿到的都是2只桃,但1/2更符合题目的意思。
问:这儿的一份是几个桃?把2个桃看作一份,这儿总共有几份?
追问:这里的2指什么?1指什么?
最后对比,突出分数的意义(课件出示4个桃的1/4和4个桃的1/2)
提问:同样是4只桃,每只小猴同样都是拿到了其中的一份,为什么上面每只小猴得到的是这些桃的1/4,而下面每只小猴却得到这些桃的1/2?关键在哪里?(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
小结:同样是把4只桃平均分,分成的份数不同,表示其中一份的分数也就不同。
(二)长做(擅长动手做)不简单,着眼做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学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会人们最基本的思考,以及一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儿童的短时记忆比较发达,长时间的让学生出现注意力集中学习的状态,这时不如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增加学生做数学的乐趣,小学生活泼的特性更适合在动态的环境下做数学。事实证明“做数学”指向性强,效果好,数学学习的思维含量高。相反,机械的模仿,只是一时的明白,本身没有收益,更没有提高,其害无穷。
1、课堂教学时间制约“做数学”
每个学习的个体在课堂上真正地参与学习活动,需要充足的时间,课堂教学时间将成为制约教师放手的阻力。新教材中,呈现出许多“做数学”的活动,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在每个单元中确定若干个重点内容开展做数学的活动,除了这些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它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学片段2】三年级上学期“认识千克”这一内容,目的要让学生理解1千克的物体是多少,学会克和千克的转化,。第一次的教学过程是这样设计:让学生摸一摸一带牛奶、想象4带牛奶有多少重量,出示教学挂图,指出一千克可以是(  )个鸡蛋……学生之后小很大,学生对1千克的感受不明显。
第二次我改进教学设计,出示一些图片:学生猜测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是一千克,然后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质量大约是一千克的物体有哪些,紧接着再让学生测量几个质量大约为一千克的物体。由于学生对1千克的体验活动是需要有一定的“原认识”,于是我增加了两个环节,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身体验,充分理解“1千克”大约有多重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再理解1千克。二是增加了估计活动,让学生估计不同的重量的变化,加强学生的估计意识。
2、“做中学”,才能“做数学”
【教学片段3】以“简单的统计”为例,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多媒体演示华罗庚公园门口3分钟内经过的各种车辆,请学生尝试统计出各种车辆数。由于车的数量多,时间短暂,学生出现来不及记录的情况,最终导致学生统计结果各不相同。此时老师提问:“你有什么好 办法来记录数据呢?”接着,教师适时引导,“统计时间短而车辆数又多,怎么办?”学生通过思考与讨论后一致认为应该“合作”,于是,每六名学生组成一个合作小组,小组成员间进行分工,有的统计一种车辆,有的统计二种车辆,小组讨论统计方法,有的用画“正”字的方法,有的用画“V”或“O”的方法,有的直接用记数的方法,通过老师点拨后,统计工作忙而不乱。短短3分钟后,同学们大功告成,接着进行汇总、反馈与交流。在合作中“做数学”,学会了简单的统计方法,最后每位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长思(擅长思考、反思)更需要常常思
1、促进内在的思维能力,体现数学学科特殊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动力。鼓励学生独立思维,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己审题分析、解决疑难;排除困惑、提高成就感。如在《笔算乘法》这一课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寻找算法。学生的解题方法有很多,教师选择较为简单的,学生容易理解的入手。教学非常机智,学生的反馈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小学生缺乏探索精神,因而教学中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并且对这种同学应该给予赞扬与肯定,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但只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是否健康发展”,“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是否有效”,就必定会有所成效。
2、能思考也要会反思,反思里面有学问。
【教学片段4】:统计,例题由一个人报图形名称,其他人作记录,教学收集信息最基本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录,记录方法必定会多样。
生1:有边听边画,听到一个图形的名称就把这个图形画出来,于是画出了一串图形;
生2:把三种图形分开记录,最上面一行画正方形、中间一行画三角形、下面一行画圆;
生3:          √√√√√
       √√√√√√√
√√√√
生4:11111
  2222222
  3333    
(指出:生3和生4其实都是符号化的数学思想。)
生5:设计了一张简单表格,把三种图形分类记录,而且使用简单的符号(如画“√”)记录。老师引导学生在“清楚”和“方便”两个方面比较、评价各种记录,学生对分类用符号记录的方法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学习和使用这种记录方法。
苏教版数学实践活动对我也有很大的启发,我以一个例子谈谈我的思考:二年级下册的“认识方向”设计课前作业纸让学生带着任务去操场学习,观察学校指定的几个物体、建筑,不是盲目的在操场上转一圈再回教室!实践活动之后组织学生撰写“数学观察日记”。“数学观察日记”是小朋友对自己的课堂表现加以评价,写出自己对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最后组织他们读一读日记互相分享学习数学的喜悦。我校在年级中开展读《小学生数学报》活动很受欢迎,老师指导学生读报的方法,学生爱上阅读,这粒“种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课余生活、思考、反思都是积累学习数学学习的好素材。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个人有两种思想。“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说的一点不错,活跃的思想活动得益与数学学习,活跃的思想活动却又是进行其他活动的基础,良好的行为习惯、思考方法,是组织数学教学的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