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分级系列绘本C级之《Little Red Riding Hood》
融合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4 Road safety
一、语篇研读
What:《Little Red Riding Hood》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牛津英语分级读物丛书中C级的一则关于小红帽的故事。绘本以“小红帽”为题,讲述了妈妈让小红帽前去看生病的奶奶,在前往奶奶家的路上,小红帽被陌生的狼骗去摘花,导致奶奶被狼吃掉,然后自己也被伪装成奶奶的狼吃掉了,最后父亲杀死了狼,解救了奶奶和小红帽。
Why:作者通过写母亲对小红帽的嘱咐,从小红帽的善良、好奇到害怕、恐惧的心理变化,从安全到被吃再到被父亲救下的过程变化,让学生感受父母对孩子深沉的关爱,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方需要遵守不同规则的重要性。
How:该故事分为三个部分,对于长故事的学习,利用jigsaw reading分组任务单模式,让学生组成各自兴趣的小组,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详读及讨论。故事涉及大量动词过去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二次巩固。在总结“follow the rules”中,反复运用核心语进行问答:“You should.../shouldn’t...”。学生在思考规则时,容易与已经学过的各个场所的规则进行知识联系;讲到陌生人规则时,又容易联系生活实际,想到拨打110或逃跑等方法,内容易于理解,具有现实意义和安全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时学习,学生能够:
1. 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不同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梳理故事《Little Red Riding Hood》故事大概,并能看故事图复述故事。(学习理解)
2. 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答案的能力和做批注的习惯。
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交流,汇报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合作完成练习并汇报的能力。(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3. 能熟练运用核心句型“...should/shouldn’t...”说一说不同场所的规则。(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4. 课后能够自主绘制故事图,表演故事内容,并根据主题意义,改变主人公,完成新绘本的编写。(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5. 在过程中理解要听父母的话,感受父母的爱。以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始终要遵守规则、保持自己安全的道理。(育人理念)
完成课时目标所需的核心语言如下:
【核心词汇】Little Red Riding Hood, wolf, forest, voice, strange
【核心句型】...should/shouldn’t... ;主语+过去式+其他;Why do you have...?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1. 在看、听、说的活动中,学生能通过不同阅读方法和策略,获取、梳理故事《Little Red Riding Hood》故事大概,并能看故事图知道梗概。 (学习理解) |
1.学生通过观看小红帽的皮影戏,引出本节课主人公小红帽。 2.通过free talk,激活学生对故事的旧知,点出“We can learn a lot from stories”的阅读意义。 3.观看绘本封面,让学生主动说一说看到什么信息,以及利用“5W1H”引导学生对未知信息进行提问,激起学生对故事学习的兴趣。过程中,通过看图片、听声音、对话等不同形式,教授wolf, voice等相关单词,并拓展了相关知识。 4.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并结合图片,对文章内容进行排序。 5.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够借助于排序内容,进一步对文章进行分段、归纳和总结。参考语言:The wolf ate them./Father killed the wolf./... |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参与 互动和交流,主动分享相关知识、经验,并根据需要调整提问方式进行追问。 教师根据学生理解词汇、读单词和拓展词汇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帮助。 教师观察学生完成排序的情况,根据学生情况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师观察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在操作分段中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
|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激活旧知,通过设疑使学生对新内容的学习产生好奇。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看小红帽的皮影戏,回忆起了小红帽的故事。从讨论已经学过的故事,理解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道理。从对封面的解读中,学生通过“5W1H”方法对已知进行陈述,对未知进行提问。在新单词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学过的语言进行看图说话等,全方位联系学生生活的真情实感,积累并拓展词汇,为后续语言输出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和排序任务,对文章整体梗概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二读文本,并进行分段概括每段大意,文本结构进一步清晰。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2. 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查找答案的能力和做批注的习惯。 通过小组讨论,同桌交流,汇报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共同学习,合作完成练习并汇报的能力。(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5.在过程中理解要听父母的话,感受父母的爱。以及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始终要遵守规则、保持自己安全的道理。(育人理念)
|
6.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jigsaw阅读,(课前选择了喜欢的部分,并分组坐在一起),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根据清单提示,进行精读,并完成任务。参考语言:Follow the rules./ ...should/shouldn’t.../ Why...? That’s because... Task 1: 读P2-4, 妈妈喊小红帽去看望生病的爱她的奶奶,并对小红帽嘱咐了路上需要遵守的规则。这一小组学生需要回答问题,并思考、总结森林规则,并结合生活常识思考,拓展森林规则。 Task 2: 读P5-10,小红帽没有遵守规则,找出她做了什么。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给出对小红帽的建议,并写下来。 Task 3: 读P11-15,在这一段中,小红帽发现了三处奇怪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奇怪之处,通过听、读体会小红帽的情感变化,通过小组演一演进一步深入刻画和体会人物形象。 Task 4: 学生读P16-19页,回答重点问题,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父亲能够及时救下小红帽和奶奶?(因为父亲一直跟随着她。)为什么跟着她?因为爱与关心。引导学生理解深沉的父爱。通过诗歌的齐声朗诵烘托氛围,突出家长之爱。 7.引导学生总结并思考:从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语境中问答和交流的情况,引导学生用核心句型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借助任务支架完成对文本的剖析,根据其对答案的寻找方法和剖析程度的观察,进行指导和适当的引导。根据不同水平学生的表现给予必要的提示和帮助。 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引导其他组学生一起阅读、做笔记、思考,与4组汇报人一起,完成从1-4的思维逻辑链。 |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在了解故事梗概的基础上,通过进行jigsaw reading,分小组进行精读,根据不同的任务单框架,小组合作、讨论获取更多文本信息,完成思维的提升和思维的碰撞。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写一写、角色扮演、上台汇报等活动设计,使学生随堂进行深入思考,通过表达促进语言内化,完成从学习理解过渡到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教学目标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3. 能熟练运用核心句型“...should/shouldn’t...”说一说不同场所的规则。(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4.课后能够自主绘制故事图,表演故事内容,并根据主题意义,改变主人公,完成新绘本的编写。(应用实践+迁移创新) |
1. 8. 复习:Different places have different rules. We must follow the rules. 复习第四单元不同场所的规则。 2. 核心句型:... should/shouldn’t... 3. 9.sing a song 《follow the rules》 4. 10. 布置作业任务 (1) Choose and act: 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片段,演一演 (2) Draw a story map(画一画): 绘制故事地图,并尝试复述课文 (3) 选做:Rewrite a story(写一写): 当故事主人公变化,故事有什么变化?请从大灰狼、奶奶、爸爸、妈妈中选择一个人物,用第一视角展开,用其口吻重述故事,可适当想象,合理补充故事细节。
|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核心语言描述,根据表现指导反馈。
|
设计意图:本阶段学习活动是融合书本第四单元对核心句型和知识进行的巩固和复习,进行了知识之间的串联,巩固和测试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和运用。学生在归纳和使用核心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语言输出促进语言内化。通过课后任务的布置,引导学生在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的应用实践,通过主人公视角的转变引导学生写一写新的故事,在其过程中进一步思考主题意义,完成从应用实践过渡到迁移创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