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老师教授的是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要求学生能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谈论更多感受( more feelings),并能初步运用新授句型What’s the matter?及其答句I’m...和Are you...?句型来关心他人,同时为他人提供帮助。整节课注重互动教学和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英语解决问题。
一、合理重构板块,创设真实情境
新版译林小学英语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Fun time教学板块,这个板块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是教材编写者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增设的,有say and act, draw and say, act and guess等多种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它是对句型进行趣味操练的板块,是通过对Story time板块中出现的单元目标语和部分单词进行操练,既延续了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同时又有别于新授课、习题课,是一个独立的趣味性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以及听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教师对Fun time板块的教学似乎都缺少情境,操练模式化,弱化了该板块的操练功能,忽视了该板块的语言实践功能。而俞老师在本节课中巧妙地运用Miss Pan收到的两封信将Fun time和Sound time, Rhyme time有机结合,以此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运用语言,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
二、构建真实互动,凸显FUN趣味
俞老师在让同学们体会不同feelings时分别使用了不同的人物表演呈现:导入时Chant中的Emoji表情包(哭脸、笑脸),新授单词时学生和老师做出的各种肢体动作(饿了捂着肚子,冷了瑟瑟发抖,生气直跺脚……),以及不同人物表达感受的声音(欢快的音乐、悲伤的音乐),这些鲜活的场景让学生对相应的感受词汇体味深刻。俞老师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操练也非常多:听、说、读、演面面俱到。尤其是Fun time的游戏环节,学生四人一组,通过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演一演、猜一猜,寓学于乐,凸显出Fun time板块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同时,小组合作也让学生在讨论、互练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词句重点进行了自我巩固和互助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