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引领助发展,凝心聚力共成长
——吴霞芳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第九次研修活动(二)
春风浩荡开胜景,扬帆破浪正当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素养以及教育教学专业水平,按照工作室研修方案以及本学期研修计划,2023年2月,新学期伊始,宜兴市吴霞芳英语工作室参与了江苏省顾丽娟名师工作室组织的线上研修活动(2月6日—2月16日)。
好的提问可以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的形成以及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应合理设计有效的问题,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去思考和表达,有效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给予有效而智慧的反馈,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完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 专家指引,助力成长
2月7日,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小燕教授为大家做了《How teachers’ talk affect students’ learning》专题讲座。黄教授指出课堂互动最主要的方式——提问、反馈。并以阅读课为例:教师如何通过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的?阐述了教师不同提问的方式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以及介绍了课堂反馈分类,促进学生语言习得,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展现。
2月14日,苏州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戈向红教授为工作室成员做专题讲座《如何环环相扣设计问题链?》。戈教授通过一节英语绘本课堂实录,以清晰的逻辑层次引领教学活动,以开放性问题激活思维效度,不仅关注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更加注重思维品质的逐步提升,同时也兼顾了学科育人的价值。
2. 感悟交流 学思并进
(东坡小学 孙瑞雪)
此次活动,工作室成员们积极参与,针对“教师技能:提问与反馈”进行了反思与总结。
黄教授的线上讲座,让我知道了教师课堂语言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的产出很大程度上与教师所使用的语言以及教师与学生的语言互动有关。教师的课堂语言要丰富,提问有技巧,反馈要丰富,语言要准确、流畅。好的问题设计能够让课堂更有效率,教师的问题链要有逻辑,步步紧扣,随着语轮的增加,师生间才会有一定意义上的协商,增加学生的思维含量。
戈教授运用一节绘本课《The sky is falling》阐述了“如何环环相扣设计问题链?”这个绘本故事虽然短小且语言重复性强,但是富有表演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如开头导入就用一首欢快的歌曲《Twinkle Twinkle Little Star》进入课堂,根据歌曲学习了单词owl和sky,然后紧跟问题What’s in the sky? What is falling from the sky?来揭题。再通过绘本封面预测:What other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sky?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使课堂一步步生成,学生循序阅读,带着问题思考的学生与文本进行思维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我们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我们的基本功综合素养,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
(周铁小学 陈欣瑜)
戈老师通过分享自己教授过的绘本《The sky is falling》课例,启示我们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应怎么样通过有效的问题设计来进行单词,课文,语法,阅读的学习。要以清晰的逻辑层次引领教学活动,以开放性问题激活思维效度,根据绘本故事的结构找适合的活动,而不是拿活动去凑绘本故事。所有的活动要遵循逻辑关系,在思维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通过文本的学习,真正在绘本教学中落实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戈老师通过设置理解故事文本的理解性问题,同时又增加开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思考、推测的过程中理解故事情境、语言,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如,戈老师设置的文本理解性问题Whatare they talking? What does Mr owl say?What is falling?等,重在检测学生是否理解绘本故事内容。这些会大致构成一个故事的轮廓,培养学生借助有限的画面进行预测的能力,并结合正文进行相关验证,完成读图能力与想象能力的培养。开放性问题则没有固定答案,学生在回答时不仅要根据故事内容思考,还要激活相关背景知识才能作答,这种在潜意识中完成的思维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在学习绘本的过程中,了解一个道理比学习英语知识更重要。
(周铁小学 黄洁)
新课标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发展思维品质的常用教学策略就是提问。通过提问可以指引学习者思考的方向,扩大思维的广度,提高思考的层次。本次培训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带来主题为How teachers' talk affect students' learning? 的讲座以及江苏省特级教师戈向红老师带来系列讲座二《如何环环相扣设计问题链》,两位专家的讲座同时指向教师提问与反馈的能力。
黄老师结合一个个生动的案例,深度剖析了教师话语对于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从“问题”和“反馈”两个方面,细细讲解英语教师该如何优化自己的语言。戈老师从教材解读、课堂实录、到模型建构,始终聚集教学的内涵方向。报告有顶层设计的前瞻性,有理论探讨的深刻性,有实践操作的务实性,举例生动,讲解明晰,再次为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提供范式,让教与学落点在学生语言、思维乃至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上。
优化问题的设计,提供学生素养发展的有效驱动力。重视加强基本功的练习,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探究其是否科学和有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从而在课堂上成功地充当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和协助者。
(学府路实验小学 周阳)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组织者,其一言一行对推动课堂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听了常州教科院黄老师的讲座,我对于有质量有效果的课堂语言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让学生可理解、可学,要有“样本”质量,对学生的语言输入要准确、流畅和丰富。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反馈等形式来和学生互动,引导和推进教学活动。
特级教师戈向红老师的绘本课就是精彩的实践证明。在《The sky is falling》的课堂中,我感受到了戈老师语言的艺术和魅力。戈老师通过有梯度的问题,引导性的语言,不断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达,特别是对绘本要传达的道理“Seeing is believing”的处理巧妙绝伦,不禁感叹教师语言的智慧。
今后,我也将认真打磨自己的课堂语言,引导学生一起谱写课堂的美好乐章。
“理论—实践—反思”是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要手段,我们将更加积极投入教育理论学习,大胆地在教育中进行实践,勤于反思与总结。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