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云端” 共研“单元”
——宜兴市吴霞芳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研究”研讨活动
为不断深化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英语课程改革,推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促进学科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分享与优化,更好地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5月26日,吴霞芳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相约云端,观摩了宜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基于生长视野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教学实践”活动。
单元课例,拓视野
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教学要“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情境化,以主题为引领,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注重引导学生从单元视角展开对单元内各语篇主题意义的探究,指向预期的核心素养中和表现。此次教学的内容为译林版小学英语四下Unit 7 What’s the matter?教师以主题feelings为主线,开发和重组相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专家讲座,拨迷雾
专家徐小丽老师的讲座细致地介绍了钟楼区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动因及大致思路,通过分享具体案例,让我们更好地解读与学习单元整体教学的概念,她希望每一位英语老师都能踏实有效地行走在和谐,智慧,充满生命活力的英语课程的改革路上。
交流反思,促成长
线上观摩结束,吴霞芳导师立刻组织成员们对活动推出的单元整体教学3节课进行了讨论。成员们在思维上进行碰撞,留下了一个个沉浸于思考之中的背影,充分展示了小英人善思善学的好品质。
What’s the matter?(Period 1)
邵霞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一节生机盎然、优质高效的课。她立足学生角度,创设前置情境,自然引入新课,增强语言体验。通过刘涛生活场景的延伸,通过刘涛的相册的制作将课本情景进行合理的解读和延伸,从而导入文本情景,促使学生对于整个文本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感知,让情境与文本话题巧妙相连,激发对于文本的探索欲望。邵老师善于挖掘教材因素,有机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善于寻找礼仪教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向学生进行英语语言文化渗透,使学生具备相关的文化意识,真正做到将礼仪贯穿于语言教学之中。在情境中发现并探究“与人分享物品时”“礼貌表达感谢或拒绝时”等体现尊重他人的社交礼仪表达,并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表达诉求,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语言表达习惯。本节课通过情节推进,层层处理分析。以阅读故事的情节为导向推进教学,指向语言的深度处理与剖析。在丰富的模范与角色扮演的基础上,不断激活与刷新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从贴近自身实际的角度思考与体验人物的语言和感情。朗读指导细致,感情解读到位,语言操练扎实,策略渗透合理,思维能力拓宽,非常值得我学习! (官林小学 刘馨)
邵老师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是一堂非常扎实有效的课,邵老师对文本的剖析非常仔细,有许多地方都是我以前在上本节课时都没有思考到的地方,非常值得我学习。首先,本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注重挖掘教材内容的育人价值,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在刘涛回答妈妈时,邵老师利用刘涛的动作,站起来,走向妈妈,然后双手摊开接过妈妈递来的水,跟妈妈说谢谢,利用这一个点来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礼貌,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另外,在整节课堂中,以刘涛全家的语言和动作为主线,进行对比,模仿,让学生感悟,评价,育人目标在学习当中水到渠成地达成了,非常自然。其次,本节课中体现了多元化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提供反馈与帮助。最后,本节课依托教材语境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的策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思维品质的形成离不开教材语境。在本节课中,邵老师先分析本文图片刘涛妈妈的表情,询问How is she? Why? She is worried.这样的情境之下,可以使用这句句型,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句型的含义,另外学生也体悟到了本句句型使用的情境。 (太华小学 李晨晗)
听了邵霞老师执教的四下Unit7 What’s the matter?(Story time)的教学,整体感受就是这节课上的非常扎实、实在,对学生的朗读训练到位。首先以歌曲开篇,快速收拢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思维,激发了学生得学习热情。接着浏览了Liu Tao’s album,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自然地开展教学活动。快速导入话题后,让学生根据预测的信息,第一时间亲密接触文本。再进行细读课文,用听录音输入文本信息的反思,引出新语言点Come and have a pie,在情景中指导朗读训练,在说说学学中习得语言。印象最深的是邵老师对学生的情感引导: What do you think of Lou Tao’s family? 学生根据文本内容,总结出a happy family, a warm family,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融入课堂,引导学生孝敬父母,礼貌对待他人。(新庄小学 胡陈冲)
What’s the matter?(Period 2)
俞老师教授的是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二课时,要求学生能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谈论更多感受( more feelings),并能初步运用新授句型What’s the matter?及其答句I’m...和Are you...?句型来关心他人,同时为他人提供帮助。整节课注重互动教学和情境设计,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用英语解决问题。1、合理重构板块,创设真实情境。新版译林小学英语的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Fun time教学板块,这个板块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是教材编写者根据小学生好动爱玩的特点增设的,有say and act, draw and say, act and guess等多种形式,深受学生喜爱。它是对句型进行趣味操练的板块,是通过对Story time板块中出现的单元目标语和部分单词进行操练,既延续了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同时又有别于新授课、习题课,是一个独立的趣味性活动。在平时的教学以及听课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大部分教师对Fun time板块的教学似乎都缺少情境,操练模式化,弱化了该板块的操练功能,忽视了该板块的语言实践功能。而俞老师在本节课中巧妙地运用Miss Pan收到的两封信将Fun time和Sound time, Rhyme time有机结合,以此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各种语境中运用语言,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流畅。二、构建真实互动,凸显FUN趣味。俞老师在让同学们体会不同feelings时分别使用了不同的人物表演呈现:导入时Chant中的Emoji表情包(哭脸、笑脸),新授单词时学生和老师做出的各种肢体动作(饿了捂着肚子,冷了瑟瑟发抖,生气直跺脚……),以及不同人物表达感受的声音(欢快的音乐、悲伤的音乐),这些鲜活的场景让学生对相应的感受词汇体味深刻。俞老师通过多种方法让学生去感受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操练也非常多:听、说、读、演面面俱到。尤其是Fun time的游戏环节,学生四人一组,通过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演一演、猜一猜,寓学于乐,凸显出Fun time板块的趣味性和真实性。同时,小组合作也让学生在讨论、互练的过程中对本节课的词句重点进行了自我巩固和互助巩固。 ( 范道小学 施云霞)
第二节课是俞老师上的U7 What’s the matter?第二课时,俞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较有创意。课堂上操练扎实到位,运用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的体验感和融入感。开头运用歌曲导入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chant朗朗上口,增强记忆。课堂教学由浅入深,由扶到放,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巧用Liu Tao’s letter和Emotional tree,让学生们了解了更多情感类词汇,又置于Joe’s letter中反复操练,精心设问引起学生深度思考,体现她对深度学习和思维品质的追求。最后结合当下疫情的热点,谈谈居家隔离情况下学生的思考和感受。但整个过程中缺乏主线,过渡不够自然。 (城北小学 蒋姝程)
今天学习了俞老师4BU7的第二课时。本节课涉及了fun time, sound time, rhyme time三大版块的结合,板块多,内容散,设计起来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俞老师从第一课时的家作Liu Tao's letter引入到Joe's letter,并以此为主线设计了整节课,并为后续课时做了铺垫,承前启后,体现了大单元的整体性设计理念。在过程中也设计了丰富的游戏、说唱、听唱、演一演猜一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运用了拼读等多重理念,寓教于乐。本节课的亮点在于:设计前卫,与当前的防疫相结合,注重教学的生活性和人文性。最后的环节设计聚焦了学生两周的居家隔离生活,并结合本单元内容,关注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通过一个个巧妙的小点子引导学生积极生活,培养学生积极生活的价值观。
(西渚小学 蒋宁)
What’s the matter?(Period 3)
秦老师的这节课给我的总体印象是:1.学习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层层递进。
2.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注意培养学生语感。3.挖掘文本深层情感,关注学生实际生活。英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掌握并运用英语的能力,秦老师为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能说。通过问题How to care about Liu Tao? 对story进行提炼句型和内涵,拓展问题How to express needs?以及How to offer help?深化了对story的理解,将语言句型结构化,为后面的新授提供了支架。通过卡通Bobby的故事,教会学生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接着通过阅读绘本My Feelings,让学生认识到各种情绪,掌握管理情绪的小妙招。最后总结部分点出,When we are in need, we should ask for help. When others are in need, we should offer help.总的来说,秦老师的这节课是值得我认真学习的好课。 (官林实验小学 孙佳轶)
秦老师的这节课亮点多多,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教师设计的3个问题,“How to care about?”“How to express about?”“How to offer help?”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巧妙、全面的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学生能在情境中准确理解并运用“Come and have...”“Can I have...?“Here you are.”等句型。而且能够在教师创设的新情境中,再次灵活运用。为接下来Cartoon time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卡通部分,秦老师充分利用身体语言、情绪表达,注重学生阅读与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参与积极,表现欲强,课堂趣味性强。呈现的一段学生生活视频中,训练了学生运用“When I..., I...”的句型,为下面的绘本做好了铺垫。秦老师关注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通过本课学习能真正讲英语语言运用到真实生活中。这才是接地气、有意义的课堂。最后结合绘本的学习,用"What to do ?""How to do?"2个问题引导学生遇到什么情绪用什么方式面对。通过小组讨论的活动,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表演、体会、互助,锻炼了学生多种能力,并从心理上出发,让学生今后在应对各种情绪时更加从容、淡定。 (丰义小学 郭清)
秦云老师的课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将英语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复习单元内容的同时,秦老师引导学生将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个方面:How to care about …? How to express your needs?以及How to offer help?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思考Bobby并没有主动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进一步通过绘本的学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当存在一些情绪和身体状况时,应该学会主动管理情绪,并在必要的时候向身边的人求助。这对于当下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和心理疏导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下自己的情绪管理小妙招,学生能够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自身的情绪管理,对培养健康的人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氿小学 阚玉冰)
听了秦云老师的第三课时,我反思自己在本单元的教授情况,认为以下几点值得学习:1.提炼归纳语言的话题性和功能性。在本单元教学时,我侧重于让学生会读会说会写重点句型,什么时候用常常一带而过。但是秦老师能把本单元句型分成“How to care about...”“How to express needs”“How to offer help”,提炼和归纳语言的话题性和功能性,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框架。2.挖掘文本内容,深度教,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秦老师在Cartoon time最后设计了“如果你是Bobby, 你会如何表达自己的要求?”这样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围绕单元主题,挖掘育人价值。本单元属于人与自我的主题范畴,情绪与情感的主题内容,秦老师在最后一个环节,用阅读绘本的形式引导学生关注调节自我情绪的方法,关爱学生心理健康,充分挖掘了本单元的育人价值。 (学府路实验小学 周阳)
单元整体教学的区域实践
徐小丽研训员的讲座由区域实践的动因、大概思路以及区域实践案例三个部分组成,由理论到实践,为优化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徐老师为我们梳理了清晰的课改思路——话题链-图示-单元主题图示。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解读,并基于解读建立主题意义的概念;其次,从单元中厘清“话题链”,优化单元学习内容的选择;最后通过结构化单元学习内容,形成单元“图示”以及“单元主题图示”,双环联动,既衔接了语言学习,又解决了学习活动断层化的问题。不破不立,课改要求我们打破原有的备课思路和惯性,提升对于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的站位,把“双减”背景下的课堂转型思路从抽象走向具象。 (洑东小学 陈诗雨)
今天有幸聆听并学习了徐小丽研训员的讲座《单元整体教学的区域实践》,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单元整体教学是新课程强调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可帮助学生理清单元内部的逻辑关系,引领学生更为高效地理解知识,达成多种能力的锻炼。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不仅需要明确单元主旨,也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一定的改变,应用结构教学这一模式,依据教学内容提取相关主题并设计思维导图,直观地帮助学生将单元之中的内在关联加以把握,也能将在本单元学习的碎片化内容重新整合于单元整体之中,有效达成对英语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的高效学习。另外,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把握单元中的内在关联,探究英语知识,真正达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目标。 (实验小学 秦云)
今天下午聆听了常州钟楼区教师发展中心英语研训员徐小丽老师的《单元整体教学的区域实践》的讲座,徐老师真实、细致地介绍了钟楼区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的动因及大概思路,并以六下教材为例,详细、到位地向与会老师展示了他们的思考及行动。徐老师以六下第八单元为例为例,阐述了“大”意义单元整体与“小”意义单元整体的关系,“小”中见“大”,“大”“小”融合的理念令人印象深刻!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解读,基于解读建立主题意义的概念,从单元中厘清“话题链”,从Start with a dream进入主题,Chase the dream探究主题,Realize a dream深入主题,到Share the dream升华主题,循序渐进地共同支撑单元整体目标的实现。逆向的设计打破了教师原有的备课思路和惯性,提升教师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的站位。“双减”背景下,切实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能,如何打造轻负高效课堂,我们要思考还很多。 (周铁小学 黄洁)
精辟总结,再出发
最后,工作导师吴霞芳老师对本次活动的课例作了进一步的解读,分享了参与这次活动的感想,并对成员们提出了不断修炼自身,反省自身教学的殷切希望。
本次线上研修活动,策划精心、内容充实、收获满满,极大地调动了老师们的教研学习热情,思想的火花在“云端”碰撞,智慧的“种子”在线上生长。在导师的引领下,所有成员的努力下,工作室的教研之花,定会争相斗艳,绚丽屡次。感恩此次美好的遇见,期待下次更加愉快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