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图启论,引发深度理解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指导学生自主建构和内化新知,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活动中,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如思维导图、信息结构图等,学会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自主建构基于语篇的结构化新知。这正是当下英语课堂中所追求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能获取文本浅层信息,更需通过教师引导,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激发学生多维度、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丰富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深化文本的育人价值。教师在和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共同描绘思维导图,协助学生通过思维的综合、评判和重组构建深层意义的理解性学习。
【案例2】
以五年级上册Unit4 Hobbies 的Story Time板块为例,本单元话题是爱好。Story Time板块依托“…like(likes) doing…”这个句型,呈现Mike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他朋友们的兴趣爱好,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涵盖社会交往和文化渗透。由于受文本篇幅的限制,语篇中留下了许多空白,如Mike和Liu Tao, Yang Ling和Su Hai,他们都有相同爱好,平时他们之间会有什么交往及共同参与的活动等。于是,笔者让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借助思维导图启发学生想象、思考、小组讨论并描述文本空白(见图2)。
图2
学生在思维导图的牵引下,结合自身经验和认知对文本留白处进行大胆想象和猜测,进而分析、综合、评价并形成自己的新观点,实现对语篇信息的补充和提升,从而不断构建新概念,实现深层理解和深度表达,并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