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复习课
第一,教学情境要结合教学主线与学生实际。研读教材,定位目标,构建单元整体,在单元整体复习的过程中,将不同的板块串连到同一主题下讲行复习,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表达和输出,语言知识在不断累积和递进,情感态度和思维品质也在层层提升。
第二,操练活动不能忽视思维提升。英语学习是一个感知、理解、模仿、运用和创造的综合学习过程。对于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要体现对学生的思维训练,而不能只追求课堂热烈的氛围与效果。
第三,课堂提问要有思维深度。提问要追求答案的推理过程以及问题与答案之间的逻辑关系。
第四,教学评价要体现评价效度。要有针对性和激励性。
第五,我们教师需要树立教材二次开发意识,以及绘本辅助教学意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丰富与主题相关的内容,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
最后,我认为教师应该从课程内容的视角来研读单元内容,形成单元内容整体结构。因此,教师应该基于整个单元及Checkout time板块的功能,在单元总目标的引领下制定每课时的目标,认真研读教材和学情,合理设计复习课教学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复习和优化已知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形成更为系统和完整的知识网络。
教师应立足学情,以主题为引领,整合课内外资源,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习得知识,形成良好的态度,发挥英语学科的教学价值。
在写作等相关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表达自身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循序渐进地促使语言能力向个人素养的转化。
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要摆脱传统的语言操练习题巩固模式,教师要认真研读单元不同板块内容,找出板块间的知识联结。在单元整体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挖掘单元主题,并持续贯穿于单元复习的各个环节。在开展单元复习活动的过程中,秉持英语学习活动观组织和实施教学,引导学生整合性地复习单元知识,循序渐进发展语言能力,并不断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同时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随着任务活动的推进,学生对整个单元的主题意义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知,潜移默化中形成积极乐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单元复习课的最终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并能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已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相关语言实践时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设定的情境中,而是要主动为学生创造适于探究的情境和空间,并鼓励学生去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进而有序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
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复习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在巩固与运用单元核心语言项目中实现意义探究。因为单元复习课的特殊性,所有核心语言项目学生均已学过,教学活动很容易陷入碎片化、重复化和单调化的容境,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沉闷、无趣和低效。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意义,依托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并将单元教学重难点内容融入这些活动当中,吸引学生主动、积极、深度地参与探究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在这些高质量的活动中灵活运用单元核心语言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和文化意识,最终达成主题意义探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