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有幸观摩了潘昱彤和王佳慧老师上的两节Story time课内外融合课。两位老师均将课内教材和课外绘本相结合,设置恰当情境,提问层层递进,关注核心素养,激发学生兴趣。
目前我们经常探讨基于主题意义的课内外融合的语篇教学,融合必须是在主题引领下的融合,适时、适地、适切地融合,融合的过程需要为学生服务。我们倡导基于课内语言知识、文化元素选择材料,了解多元文化,发掘文化内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潘老师融入的寿桃、抓周、红包等中国传统生日文化,同时考虑到当今中外融合文化的现象删去Su Hai、Su Yang和Mike的生日活动对比,颇具慧思。
融合是师生成长的途径。学习过程中,基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不宜过早让学生归纳、总结、评价,容易出现冷场,而要让他们在语境中理解,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内化。王老师上课生动流畅、活泼自然,具有亲和力,一步步带着学生感知和探索,课内文本教授扎实而有趣。她设置的三个情境均能使用到打电话相关知识,反复训练语言能力,让学习过程自然发生,且充满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