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
韩路
一节高质量的课离不开学科合理的教学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师必备能力。
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来说,是一节课的灯塔,具有指向性,是教学设计的起点,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而言是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教师设定的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要以国家政府制定的教育目标,专家学者指定的课程目标为导向,通过学情分析、研读教材、最终以四要素的表述形式,达成科学合理的表述。
专家指出,教学目标的指定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缺位、虚伪、错位、;行为动词的不清晰、无明确的条件限制、无表现程度的界定。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平时的目标设定时,时不时就会有这样的一些问题,因此,通过遵循四要素即:行为主体:确定以学生为主体,如“学生能认读、说出、读准、认识、理解和领悟..."等表述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以具体明确、可评估的动词来精准定位行为动词;用介宾结构表达行为条件,表明行为发生的途径、手段和方法,如“...能通过操练、能在教师设置的情景中...”等来明确行为条件;以“全体学生、大部分学生、百分之几的学生能...”等来表现程度。同时注意教学目标的预设性和生成性,最终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