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挖掘主题意义 有效探究绘本教学策略
作者:蒋宁 日期:
2023-02-20 点击:
次
摘要:绘本教学分为主线内容教学及情感主题意义探究育人环节,传统绘本教学讲授偏向词句语法学习而轻视主题意义探究学习,忽略情境主题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意义。本篇文章就绘本教学主题意义探究提出思考,教师通过抓文本要素多层次宏观解读、根据绘本特质多向度微观解读并行方式,解构绘本情境、脉络、情感。强化学生在绘本学习过程中主观能动性,以自我探究问题、创意补白等形式解读文本,实现深度理解,从而挖掘绘本深层含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本;主题意义;策略;
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提倡教师“在开发素材性英语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选用具有正确育人导向的,真实、完整、多样的英语材料,如与教材单元主题情境相匹配的英语绘本、短剧、时文等学习材料”。绘本借助故事性串联图画配以文字叙述内容,表达出特定情感主题。英语绘本配以精美图画、鲜活形象、趣味语言,以引人入胜的故事受到学生青睐。绘本教育分为主线内容教学及情感主题意义探究,当前我国教学模式中往往侧重前者而忽略后者立德树人的价值。绘本主题意义的构建以升华形式存在,体现其育人价值,作为绘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此为切入口探究小学英语绘本教学中主题意义探究的策略。
一、小学英语绘本内涵解读意义
绘本内容图画和文字以静止形态出现,内容解读、深入探究需要师生以主观能动性走入绘本世界。读者以故事映照自身,在对绘本内容解读过程中理解文本含义、发现世界、认识自我。从英语学习的角度来说,英语本身是一门语言性、人文性学科,语言学科具有情境性学习特点,在学生明晰绘本主题、内容内涵后反作用于文本材料的字词句学习,情境学习的成长速度高于孤立、静止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文本的解读水平决定教学设计的最终成果;同时也对学生学习的体验、认知思维发展以及情感价值观的深度和学习成效高度有直接的影响。小学英语绘本教学对于成人而言较为简单,部分教师将主题挖掘过于教条化、固定化,想当然的解读内容给予学生思考。碎片化、浅表化的内容不利于学生明晰绘本映照自身的价值和解读,从本质上说,解读绘本要有深度、有思考、有独立性和个性化,从整体上全方位把握文本解读,才能够呈现出优秀的绘本教学课程。
二、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解读策略
(一)抓住文本要素多层次宏观解读绘本
1.解读文本内容,明确主题语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年版)》指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语境涵盖社会生活自然等领域,绘本主题宽泛包含社会方方面面,学习过程中适当使用“自下而上”解读绘本主题方式,研究绘本内容、情境、语言、功能性事实性知识,推导出最终语言语境。
译林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story time板块中,描述我们城市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以及如何改善环境污染,保持我们城市的干净。探究城市存在的污染现象以及污染源,探讨“保护城市环境”范畴。学生对于自己生活的城市非常熟悉,环境问题也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可以对这个主题展开思考与探究。而在绘本《跟上兔子》Welcome to Chicago中,学生可以认识、了解美国的城市芝加哥的面貌,从而对比中西城市的区别,因此绘本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循环结构螺旋上升,解构绘本于学生而言的育人价值。
2.解读文本类型,梳理逻辑脉络。
主题语境存在于语篇之中,语篇是主题意义探究的载体。基于主题意义的英语绘本教学实践应该基于对主题语境的准确把握和充分解读,语篇框架结构包含有语篇布局、整体建构和表达主题,故事类文本多采取语篇组织方式,以明线表述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高潮和结果,常见以时间先后顺序描述事物发展过程,思想情感和主题价值往往涵盖在故事线索中。
绘本《跟上兔子》A red coat属于故事类文本,内容以长颈鹿的一件红色外套为故事开始,做成了连衣裙送给小马,小马又做成短袖送给小羊,小羊又做成围巾送给小鸡,最后小鸡又做成了大红花送给了长颈鹿。从这个故事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动物之间互相分享衣物的快乐,并且联系到自己的生活,也会把穿不下的衣服送给弟弟妹妹。学生能感受到绘本引领我们学习懂得分享,学会节俭的传统优良美德。因此,在绘本教学中,既要关注语言形式,又要注重绘本背后所要传达的主题意义,让绘本丰富学生知识结构的建构,发挥课程育人的功能。
说明文类型的语篇再如译林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的Story Time板块中谈到了中国传统节日,对于这个话题,学生非常熟悉且特别愿意表达,学生可以表达很多度过传统节日时的习俗和自己和家人在这个节日会做的事情,分享当时的感受。然而对于为什么将这些节日这么命名,他们还不太了解。为了加深学生对这一说法的理解,在分享春节习俗的时候,教师可以选取了绘本《跟上兔子》Monster Nian作为教材内容的补充,通过对教材和绘本的内容整合和梳理概括,教师对“春节”乃至“节日”主题内容的分析和重组,帮助学生形成较完整的关于这一主题的概念。在分享端午节由来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绘本《Chu Yuan,the Poet》,学生可以从绘本中获取信息,了解我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为文化信念寻找合理解释,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系统,同时融合课内外知识,这不仅仅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迁移语言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
3.解读文本意义,明晰写作意图。
绘本故事落脚点在于学生达到语言与人文的统一性,主题意义探究加强学生对语篇理解,同时提高思想发展水平和语言学习成效。从内涵角度出发推进学生立德同时能够强化知识学习,落实以读促写,为学生搭建学习阶梯,真正学习通过使用蛛网图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写作脉络,明确写作意图。
译林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3 Our animal friesnds中Culture time为例,绘本讲述了不同国家的动物,教师可以根据绘本封面猜测绘本主题animal mothers,激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自然地带学生走进绘本。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打开学生脑洞,让学生先猜一猜绘本中的动物有哪些特点,再去仔细阅读绘本,自己找出关于这些动物的描述。在解读文本时,教师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丰富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词,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最后,在探究该绘本的主题意义时,从动物妈妈到描述自己的妈妈,带学生层层深入,探究主题意义,虽然每个人、每个动物都有妈妈,虽然他们性格、外貌各不相同,表达爱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妈妈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用点明主题、概括词语、提供句型、口语表达、写作输出五步法完成了一节生动自然的绘本读写课。
(二)根据绘本特质多向度微观解读绘本
微观解读有别于宏观框架解构,主要从人物特性、人物形象、心理活动、绘画特点等方面进行故事理解,多向度地解读绘本。解读从封面入手,封面往往是引起学生联想、思考的起始点,其包含有大量丰富文本信息,例如标题、作者、故事梗概、背景、主要人物等等。从封面入手进行故事预测活动,助力学生更好理解其中故事。
微观解读过程注重学生自我提出问题、自我探究、自我拓展,教师以问题串的形式提出宏观解构问题,从“What Why How”三方面入手搭建大框架。随后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以“When Who Where Why”等问题展开自我二次探究。带着问题认识文本有助于学生自我挖掘文本内涵,从而构建主题意义理解。在此过程中锻炼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紧抓兴趣点开展探究性学习。
部分绘本图画或文字情节并不连续,作者给予学生的想象留白也是绘本的一大特点。留白对于处于语言、思维发展时期的小学生而言,有助于其发挥想象力,发展逻辑性、创造性思维。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题、情节及人物进行留白部分补充,以此给予学生创造学习的机会,并有效培养学生想象、推断、联想能力。同时微观绘本解读构成中注重创立绘本与生活之间关联性,从学生自我观察与反思出发,进一步丰满内心体验,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感悟。感悟过程基于绘本主题探究所产生不同层次、角度的体悟,例如感受到家庭温暖、中西文化内涵等对于成长梦想和职业未来的思考,学生在此种探究过程中更加深层次挖掘绘本主题内涵。
结语:
绘本主题意义探究解读作为实现绘本教学的中心点和落脚点,引导学生进入绘本故事、感受绘本价值,进一步形成正确的三观,立德树人。并在引导学生深思主题意义的同时,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点,实现课程育人。
参考文献:
[1]余愿.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绘本与主教材融合教学探讨[J].校园英语,2022(16):57-59.
[2]桂婷婷.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绘本与教材融合教学探索[J].教育视界,2021(27):14-17.
[3]马春圆.借助英语绘本有效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2021,21(18):47-49.
[4]韦爱凤. 英语绘本在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DOI:10.27076/d.cnki.ghzsc.2020.000623.
[5]顾莹. 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英语绘本阅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林小芳.小学高年级英语绘本融合的实践与思考——以译林版《英语》六(上)Unit 4为例[J].小学教学设计,2019(06):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