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霞芳英语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霞芳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诗雨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韩路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陈冲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宁

    西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姝程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晨晗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馨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云霞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卓君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阳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研究

作者:李晨晗  日期: 2024-02-22  点击:

 

 

宜兴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开题报告表

 

 

 

课题名称: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研究                           

课题类别:             好课堂专项                           

课题编号:           YX-hkt/2023/011                    

课题主持人:             李晨晗                             

工作单位:            宜兴市桃溪小学                       

填表日期:              2023.12.20                       

 

 

 

 

 

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

一、已有研究述评

对主题意义的概念、特征、价值和策略的相关研究:

关于主题意义的概念和定义方面:张涛(2022)认为小学英语教学需要基于单元主题语境,在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学习做事,学习做人,达成学科育人目标,并运用主题意义探究的问题策略,引领学生通过聚焦主题意义,探究主题意义,生成主题意义,内化体验主题意义,迁移体验主题意义一些列递进活动,让学生自主完成语言,思维,情感与价值观念的融合发展,整体发展,构建主题意义课堂实施的闭环路径,让主题育人目标落准落实。语言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从语义学的视角将广义的意义(meaning)分为概念意义、社会意义、主题意义等七种不同的类型。他认为主题意义即说话者或写文章的人借助组织信息的方式传递的一种意义(转引自江忆文,2002)。简言之,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教育部,2020),主题意义是主题内容所要传递的价值、作用和影响

关于主题意义的特征与价值:吴滢(2022)认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开展语法教学有助于解决当前语法课脱离情境,机械化练习等问题,并结合教学案例阐述了具体操作方法,即解读单元内容,明确主题意义,确定教学目标;依托单元语篇,创设主题语境,归纳语法结构;设计递进操练,理解主题意义,内化语法知识;综合交际活动,探究主题价值,迁移运用语法,以提升语法教学质量。

关于实施主题意义的策略:杨偲(2023)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Go to the Clothing World为例,教师应了解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过程,并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实践后进行思考。Xizi W,Sitong R认为课堂教学是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存在两种对立的课堂形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并通过调查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对中国小学生的影响;英语语境中的形容词知识,并使用书面测试对其进行评估。对实验的缺点和影响结果的混杂因素进行了反思。最后对中国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提高语言教育的有效性。

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分析可以发现,主题意义被广泛讨论并被运用于学科教学领域,一方面是针对知识剧增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挑战,以通过主题意义来优化知识结构达到课程的“少而精”;另一方面是针对知识割裂,利用主题意义打破知识点之间、学科间的壁垒,达到学科内、学科与学科、学科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主题意义在实践中有较为完整的操作模式,但尚缺乏具体可行的操作策略。我国现有教材中并未直接出现主题意义,因此寻找与确定主题意义既是教学设计的起点,也是难点国内教师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多数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即便开始研究,多数教师研究的重点是针对一节课或者一个语篇材料进行主题意义探究的设计,没有从宏观角度统筹规划,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将研究方向锁定为《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策略》。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发展走向:

在国外,关于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的研究相对较多。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主题意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以及如何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例如,Choi Byung Kwan;Oh Hyoung Seok;Kim Joong Hun等学者也关注如何设计和实施基于主题意义的学习活动。他们提出了一些指导原则,如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主题,设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任务,提供合适的支持和反馈等。这些原则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意义、有效和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例如,王婉(2022)认为学生对单元主题内涵的理解和认知是通过学习活动而不断加深的,合理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从而真正地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而有效的单元学习活动需要注重整合性、层次性和关联性。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对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同,但都认识到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和潜力。国内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国内实际情况,进一步探讨如何有效地设计和实施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并评估其效果。

 

 

 

 

 

 

 

 

 

 

二、对课题的认识与理解

含核心概念界定、研究的价值与主要观点等。

1、核心概念及界定

主题意义主题意义一词来自语言学。语言学家 Lyons (2000)将意义分为四类:概念意义、社会意义、 情感意义和主题意义。其中主题意义是与文本内容、语言特征以及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所谓主题意义,是指文本呈现的核心思想和深沉含义,往往与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其主要特征包括:意义性,即主题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要相关;探究性,即以学生对主题的探究和发现为基础,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整合性,即将不同学科知识进行整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理解。在本课题中,主题意义的研究是针对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进行的,通过选取有意义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并将英语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英语知识。主题意义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

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活动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和表达意义,发展学生思维、培养文化意识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融语言、文化、思维于一体的活动,发展多元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研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通过以特定主题为中心,引导学生在探究主题意义的活动中,利用多种工具和手段,学会在零散的信息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关联,自主建构基于语篇的结构化新知;利用不同活动形式巩固结构化新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其思维从低阶向高阶稳步发展,逐渐形成新的认识和态度;充分利用课堂的交互性和社会性特点,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利用结构化新知完成真实任务,解决实际问题。2、研究价值

1.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有助于落实英语学科要培养的核心素养需要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一般都要经历对文本信息的整体理解、对文本结构的整体把握和对文本内涵的深度挖掘等过程。在对文本信息的整体理解中,师生、生生之间开展的对话、表演和复述等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语言的重新建构,还能发展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对文本的整体架构中,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比较、推理、归纳的过程,也是他们思维品质发展的过程;在对文本意义的深度挖掘中,学生通过讨论、思考、判断和交流,逐渐走向文本深处,此时他们不仅能找到主题意义,还会丰富自身的文化体验。因而,主题意义探究可以成为一种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2.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有助于改进学科学习方式,促进深度学习。

在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主题意义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度探究主题意义,把握学科内容的本质意义,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相互关联、层层递进,并融语言、文化、思维于一体的实践活动,推动结构化知识的建构,强调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和能力向素养的发展,注重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批判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落实学科育人。

3、主要观点

1.主题意义理论可以为小学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价值皈依。主题意义探究教学是一种以主题为中心、以意义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它通过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因此主题意义的探究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的优化研究提供了价值标准,使之朝向明确,路径清晰。

2.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主题意义探究是核心素养落地的路径之一。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课堂就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设计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活动。小学英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应是在主题语境下运用听、说、读、看、写、玩、演等多模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浸润在英语语言学习的主题氛围中,多感官、多维度地训练语感,达到能用英语表达相关的主题信息,拓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教师基于主题意义展开英语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学生英语知识储备,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自主挖掘语篇的主题意义,再对学生做出详细指导,从而激活主题,促进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通过“主题意义”、“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概念、特征、教学意义以及对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实施现状的反思,重新认识主题意义的核心价值,形成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活动的理念更新、内涵重组和价值重塑。

2.通过实践研究,形成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引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引导学生基于对各语篇内容的学习和主题意义的探究,逐步建构和生成围绕单元主题的深层认知态度和价值判断,促进育人目标的达成实现语言学习与育人的融合 

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引导英语教师能够认识到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教学价值,通过创新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出发,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在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引领学生 层层深入,解读文本,理解主题,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升华主题,培养学生确立语篇主题意义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进而落实英语核心素养培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内容

1.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研究”的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扫描,研究有关主题意义”、“小学英语学习活动的内涵意义、重要表征、设计维度、教学策略,寻找者之间相契合的联结点,在主题意义下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评价标准建设等研究寻找到指导性理论,形成新的思路和方法。

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的调查分析研究。

小学英语新课改的要求下,考察现行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课堂的实施状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课堂观察等方式,对普遍存在的观念层面和操作层面的问题进行全面检视与归因分析,形成关于在主题意义探究下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实施的基本状况、经验、问题的系统描述与深度分析,获得对其内涵的新认识。

3.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研究。(研究重点)

1)补充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多模态语篇探究。

要想实现学生的多元输出就要为学生提供多元的、丰富的输入。语篇是主题意义探究的载体,语篇意义不仅能够由语言手段体现,也能够由图像、声音、颜色、动漫等其他手段体现。因此,多模态语篇的有效输入能促进主题意义的探究,实现学生对主题意义的多元理解。教师需要围绕主题为学生补充拓展型阅读,提供可理解的视听、影像输入,丰富学生的多感官体验,引发学生的共鸣和共情。

2)优化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情境创设探究。

主题意义探究则离不开语境的创设。语境创设有助于学生在真实或仿真性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语言,助力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主题意义探究与浸入式情境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通过使用目的语进行浸入式的情景创设,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目标语言的思维习惯。通过主题意义探究,注意力从原来关注语言知识转向关注主题意义,任务中解决与主题相关问题,进行主题深度学习。因此,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浸入式情境创设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3)完善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多元动态评价和工具开发研究。

主题意义的探究应贯穿于课堂始终,而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检测也应紧随其后。教师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评价中来,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或是评价对教学活动、情境人物的理解,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主题意义的理解情况,有利于教师有效调整教学设计,促进主题意义的动态生成。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链,补充基于主题的多模态语篇,抓住时机展开追问,互动评价动态监测的方式来实现对主题意义全面、多元、深层地探究。

4.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课例研究。(研究重点)

重点围绕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过程,结合学生英语知识储备,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促使学生自主挖掘语篇的主题意义,再对学生做出详细指导,从而激活主题,通过对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再现和描述,围绕课例核心理念、存在问题、困扰难点等展开讨论,比照深度学习的理论,形成理性解读,更新教师对主题意义的观念与认识,获得优化教学设计的启示,寻找改进教学的途径、策略,最终提炼观点、赋予意义,研究并揭示其丰富多样的教学样态所体现出的一般规律,提炼与勾勒高效的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所应包含的基本要素。

 

 

 

 

 

 

 

 

 

四、研究计划

含研究阶段、研究任务、责任分工及阶段性研究成果等。

1.研究阶段

1)准备阶段(2023年6——202312月):

完成申报、评审、分析、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开题论证。

2)实施阶段(202312——202412月):

数据收集:根据研究设计收集数据,可以使用量化方法(如问卷调查、学业成绩记录)和质性方法(如观察、访谈、学生作品分析)进行数据收集。

实施主题意义探究活动:根据研究设计,实施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学习活动,与学生一起探索主题的意义,并观察和记录他们的学习表现和反应。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和质性分析方法,以验证你的研究假设或回答研究问题。

3)总结阶段(202412——20256月):

采用案例分析、经验总结的方法,综合分析,提炼课题研究的成功经验,并将实践性经验提升为具有一定创新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新理念,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2. 研究任务

首先,通过对相关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的文献进行审查,了解目前主题意义探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然后,结合实地调查数据,分析小学生在主题意义探究活动中的学习反应和成效,为活动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

其次,基于相关理论和教育原则,推导出主题意义探究在小学英语学习活动中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活动设计中。通过实践归纳总结,了解主题意义探究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效果和影响因素,为活动设计和实施提供指导。

再次,通过实证研究,收集活动实施的实际数据,比较主题意义探究与传统教学方法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差异,验证主题意义探究的有效性。同时,通过思辨研究,探讨主题意义探究活动设计和实施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结论,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的主题意义探究活动,并在教室实施。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和成效,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活动的有效性,并提出改进建议总结研究结论,提出对小学英语教学的启示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 责任分工

负责人

任务

夏青

资料整理

单晓岚

撰写论文、案例

张佳

课堂案列

4. 阶段性研究成果

成果名称

成果类型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研究

研究论文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案例

案例集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设计和实施研究

 研究论文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课堂实录

典型课例

 

 

 

 

 

五、论证组意见

侧重于对课题组汇报要点逐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意见和建议,限1000字左右。

 

 

 

 

 

 

 

 

 

 

 

 

 

 

 

论证组组长签名

 

                    

 

 

六、论证组成员名单及签名

论证组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及职务、职称

签名

 

 

 

 

 

 

 

 

 

 

 

 

 

 

 

 

 

 

 

 

 

 

 

 

七、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意见

 

 

 

 

 

公章:   

     

八、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科研科审核意见

 

 

 

 

 

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