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吴霞芳英语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吴霞芳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诗雨

    洑东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韩路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陈冲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宁

    西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姝程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晨晗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馨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施云霞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谈卓君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阳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作者:李晨晗  日期: 2023-02-14  点击: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李晨晗(江苏省宜兴市太华小学)

作者简介:李晨晗   出生年月:1994年7月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江苏省宜兴市 职务:太华小学英语老师 学历:学士学位  职称:二级教师 

邮寄地址:江苏省宜兴市太华镇太华小学  电话:18806153366

摘要:阅读是打开学生知识视野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学生自身的语言价值与思维价值也能够实现有机统一。那么对于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而言,教师同样可以积极开展阅读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自我学科核心素养。在本文中,分别从阅读前、中、后三个层面论述如何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核心素养

前言: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思维的工具,对于英语学科而言,教师不仅仅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应当有目的地通过语言教学来实现锻炼学生思维的英语学习目标。从另一角度上看,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英语教师在进行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思维冰之的养成。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要对英语阅读的解题技巧以及阅读思维进行培养 

一、阅读前——思维的激发与唤起

在开始英语阅读教学之前,教师要善于聚焦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关注程度,并且通过设计科学有效的Pre-reading读前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其英语思维品质。从教学引导策略上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具体内容与教学话题来引导学生发散自身思维,例如,在为学生教学译林版六年级上册《What a day!》这一单元时,教师则可以以单元标题作为话题来引导学生猜测文章中会描写什么样的内容,“What a day”会是美好的一天,还是糟糕的一天或者忙碌的一天、难忘的一天?在教师的思维启迪下,学生们也会打开自身想象力对课文内容作出猜测,此时其阅读兴趣也会被很好地调动起来。而为了促使学生顺利地展开阅读,教师也可以抛出“wh”问题,包括“Who were they?”、“What did they do?”等,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在阅读中寻找到问题的答案。其次,在英语教材中不乏丰富生动的插图、配图,因此在读前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巧用插图,以此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例如在译林版小学六年级英语下册《The lion and the mouse》这一单元教学课堂上,教师则可以鼓励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从而对故事情节进行思考与猜测,小老鼠遇见大狮子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小老鼠会不会受到欺负?小老鼠和大狮子会成为好朋友吗?而当学生后续带着故事悬念进行英语阅读时,他们自身对于故事情节的求知欲又会进一步带动起他们的思维能力。此外,教师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往往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与阻碍,特别是对于阅读文本中出现较多生词的情况,学生们则极容易出现一定的畏难心理,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适当的对学生的阅读障碍进行扫除,教授学生有关于英语阅读的方法以及技巧。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Road safety》这一单元内容时,于Pre-reading读前活动中,可以先为学生教学简单的新词,并指导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式来推测生词的含义,以此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品质[1]。同样地,为了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在学生开始正式阅读之前,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投影技术等为学生创设“模拟街道”的虚拟场景,从而帮助学生对自己陌生的词汇进行理解,像zebra、crossing、pavement、traffic等单词。

二、阅读中——聚集深化学习思维

小学英语课文while-reading读中环节可以说是小学英语学习中的核心环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往往会直接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小学英语在进行这一环节的教学时,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把英语教材中的文本与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能力进行整合。设计出趣味性、生动性的阅读活动,带领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并从中收获思维品质的锻炼目的。首先,教师可精心设计相关的教学问题,以问题驱动学生自身的语言思维逻辑,正所谓“无疑则思不起”,在教师的问题指引下,学生也会自然而然地开展阅读深层思考。以小学英语课文《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为例,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小学生对本课文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对小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小学生进行解答。例如 “What do you think of Goldilocks?”、“Why do you think she is impolite?”、“What should she do?”等问题。由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与文本内容相贴合,那么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也直接演变为英语思维层层推进的过程,学生结合自身思考层次分明地表达自身观点,其语言能力及英语思维品质也会得到大程度的提升。除此之外,当学生明确了教材文本主旨之后,为了拓展、延伸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留下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新故事。其次,在阅读教学环节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来促进学生思维上的聚合与深化。小学阶段的学生,其思维方式大多以想象思维为主,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锻炼其思维品质,本质上就是要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应用思维导图工具正好能够带动学生思维逻辑活跃起来。以《Our animal friends》的教学过程为例,该文中以Yang Ling 、Mike等人为主线,对其动物朋友们进行了介绍。并且在介绍动物时,都是按照“动物朋友的外形、特征以及各自的能力”这一逻辑框架,进行描述的。那么教师则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逐一罗列出本文的具体内容,例如,教师可以对文章中的“my animal friend:a cat”进行运用。教小学生如何利用这个句子对文章进行总体把握。同时可以对本文的核心句型“it is”等进行讲解与利用。利用这种方法来帮助学生从教材文本中提取、整理出关键信息,一方面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后续的文本内容复述搭建好核心的语言支架。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同样适用于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将单元关联的语言内容有机地提炼并组合在一起,就能够将单元整体内容重点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相比,在阅读活动中善用思维导图工具可极大锻炼学生自身英语思维品质。

三、阅读后——思维的转换与巩固

小学英语课文Post-reading的课后阅读环节,在这一环节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们开展课后阅读活动,以此增强小学生英语思维的转换与巩固,真正实现以读促思、以读促学,实现英语知识的进一步内化吸收。例如,教师在为学生教学完《At the snack bar》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为小学生建立场景来帮助小学生的英语应用进行训练。小学英语教师还应该踊跃地参与到课堂扮演游戏当中。在点餐场景下,教师还可以灵活地设置、变换场景内容,如在点餐场所为饮品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茶系列、果汁系列、咖啡系列等不同的餐牌,那么学生所扮演的角色在进行互动对话时就会出现What about some green tea?”、“Black coffee or white coffee?”等词汇与语句;而当点餐场所换成餐厅时,教师还可以设计食物售罄的小插曲,考验扮演服务生的学生在面对食物售罄的情况下灵活调动自身语言思维来应变这类突发情况的能力。从这一角度上看,Post-reading阅读后环节中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教小学生对英语课文中的知识进行延伸,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流,以此来扩展小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2]。除了口语活动之外,在阅读结束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后写作,以写化思,有效巩固英语思维品质。在学生的具体写作过程中可以参照教材文本中的写作框架,在丰富自己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对写作内容进行条理性,真正地内化为自身英语品质。

四、阅读回顾——逻辑探知与批判

在当前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都会关注阅读前、阅读中以及阅读后三个环节,但事实上教学结束后再组织学生回顾整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充实其对于英语阅读文章的基本理解,还能够在阅读回顾阶段发现自身学习过程中的遗漏之处,进一步加深其阅读理解。首先,阅读回顾的知识重点要先聚焦于语篇结构的内在逻辑关系上,指导学生从文本内容感知逐渐过渡到探索文本内在层次与逻辑关系上面,进而从整体上全面地把握住文章的脉络。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完Good habits”这一单元后,则可以从阅读篇章内容的全局角度切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理解去总结文章主要内容与书写顺序及其结构的安排。由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了解文章内容,因此在教师的指引下他们能够轻松地总结出课文论述的主题为“Good habits and bad habits”,并且整篇文章也主要是从“Good habits”与“Bad habits”两部分内容展开具体论述。为了进一步地梳理好文章框架与内在逻辑,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语篇信息中精简的归纳“Good habits”与“Bad habits”的具体体现,包括“Brush teeth in the morning and before by bedtime”“Keep the room clean an dtidy”以及“Go to bed late”等。探知文章阅读逻辑与while-reading读中环节当中的“绘制思维导图”教学环节较为类似,同样的,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回顾时,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利用好课堂板书、学习笔记等素材来引导学生加深语篇理解,快速地提炼出英语篇章当中的内在逻辑,一来缩短学生巩固复习所运用的时间,二来也能够通过课堂板书、学习笔记等指引其回想其阅读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所强调的语篇重点内容,继而提升他们的思维逻辑性、深刻性以及灵活性。在阅读回顾环节中,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阅读效果,增强的问题意识,培养他们的批判性、辩证性思维,教师还可以选取教材中一些有意思的话题或观点来组织学生开展相应的评论、辩论活动,通过质疑教材观点来提升自身对于英语语篇人文内容的理解效果,在质疑、释疑中超越语篇文本形成属于学生自身的看法与观点,以批判性思维提升其思想格局,达到阅读回顾塑造学生良好语言文化品格的高阶目标。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回顾“Good habits”单元时,结合教材中所提及的“Good habits”与“Bad habits”,教师可以“以问促思”,即向学生提问,“Some good habits and bad habits are mentioned in the text. What are the effects of these habits on people?”在这一总结性问题中,学生能够对课文中主要探讨的话题加以总结归纳,接着,为了通过语篇回顾而完成批判性思维培养,教师则可以提出假设Some students goto bed late because they do their homework. How do you view this problem and how to solve it?”在这一话题中,有的学生表示,It's very important to finish your homework, so you should finish it before you go to bed. In order to avoid going to bed late, you can arrange your homework time in advance;也有的学生提出:Sleep will affect the learning quality of the next day. If you encounter a lot of homework, you can divide it into two parts, one in the evening and one in the morning.在开放性的话题讨论与分析中,学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从自身角度出发谈论、辩证教材中的观点,此时其人文思想格局得以提升,切实锻炼了他们的英语思维品质。

总结:综上所述,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等环节,有意识地将英语语言教学与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从而得以从阅读中受益

参考文献:

[1]常亚静.学生思维品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47):97-98.

[2]陈燕宏.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求知导刊,2021(18):24-25.

[3]任飒.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初探[J].校园英语,2020(26):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