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威尼斯的小艇

作者:王美华  日期: 2025-03-03  点击:

威尼斯的小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单元页知要素

1.学习单元导语。课前,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谁来说说意思? 上学期,我们跟随课文欣赏到了各地美景。

2.回顾。

1)出示《鸟的天堂》中体现静态之美的语段。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鸟的天堂》

2)出示《四季之美》中体现动态画之美的语段。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 固然美 …… 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四季之美》

3.勾连学习经验。作家运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用文笔描绘出各地风光,将大自然万花筒般的美带到我们眼前。再读“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

4.明确单元要素。本单元,我们继续学习并运用这种方法介绍某地景观。来,看看我们将要掌握的两个本领 。(出示单元页上的两条语文要素,指名朗读 。)

5.创设任务情境。

1)单元课文介绍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依次列举: 威尼斯、荷兰牧场、金字塔 。)

2)如果请你为世界文化遗产威尼斯代言,你会怎样介绍它?(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威尼斯的著名景点)

威尼斯有众多著名景点,如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 叹息桥、里亚托桥等。

3)过渡:看看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怎样介绍威尼斯的。

二、通览全文知大意

1. 朗读课文,词语正音 。

船艄  船舱  保姆  雇好

夹了  哗笑  祷告  停泊

纵横交错  操纵自如  手忙脚乱

重点 词语:船艄    哗笑(多音字“哗”)

2.任务一:作家之眼看威尼斯。

要求: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2)用小标题概括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填写思维导图。

3.借助思维导图,汇报学习成果。课文围绕小艇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4.质疑。为什么作家马克·吐 温不写名胜古迹,而写威尼斯最普通、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呢? 我们先来看看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的。

三、初品文本探笔意

1.看图选小艇。

1)出示四幅图:“ 独木舟图 ” “ 公园小艇图 ”“ 皮划艇 ”“ 威尼斯小艇”。

2)指名选一选 。 哪一个是威尼斯的小艇? 引用课文中的语句,说说自己是怎么判断的。

2.想象小艇的样子,体会表达效果。

1)出示小艇图和新月图,启发想象:“ 当小艇静静地停靠在岸边,它 … … ”

这样的小艇带给你怎样的感觉?(请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

2) 出示小艇图和水蛇图,启发想象:“ 当小艇在水中推波前行, 你觉得这小艇 …… ”(读出自己的感受)(板书:静态、动态)

四、细品文本探巧思

1.坐在这样的小艇里,人们的乘坐体验是怎样的?(引读第3 自然段)

2.过渡:作家马克·吐温为什 么把小艇作为介绍威尼斯的主要对象?或许我们可以在阅读链接里能找到答案。

3.出示朱自清《威尼斯》的第1 自然段(略)。

1)默读。

2)读了这段文字 ,你猜到作者写小艇的用意了吗?

3)启发追问。小艇是威尼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其实,威尼斯桥也很多, 步行也能到各个地方。为什么人们更愿意选择坐小艇来欣赏威尼斯风光呢?

预设:这份独特的体验只有在威尼斯能享受,只有坐小艇才能体验;只有坐小艇,才有机会感受到船夫高超的驾船技术。

4.想象补白,体会船夫之技术高超。

1)指名读第4 自然段,用一个词语形容船夫的驾驶技术—操纵自如。

2)看看威尼斯的河道和驾驶环境,(出示船夫驾船的图片)经验丰富的船夫会如何操控小艇,展示他们操纵自如的高超技艺呢?(出示想象表达的语境)

①想象表达的语境。

不管怎么拥挤,船夫                       

遇到极窄的地方,船夫                        

两艇双向交汇时,船夫                       

……

②引读:船夫操纵自如,“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这让我们想到了大作家对小艇动态样子的比喻—动如水蛇。

③读了这段动态描写,你会感叹什么?(速度快,技术好 。)

3)读写结合,体会表达效果。

①教师语言造境。乘坐小艇 街串巷,船夫自如的操纵让乘客眼花缭乱。不知不觉中,高大的楼房退到身后,视野开阔起来,小艇驶入风光旖旎的威尼斯泻湖。

②出示朱自清《威尼斯》的第2 自然段中对水天一色的静态描写(略)。

③ 出 示 威 尼 斯 泻 湖 群 鸟 飞 翔图 。

正巧,群鸟飞过湖面,你坐在小艇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把它写下来。

④学生看图想象,描写画面,教师巡视指导。

⑤组织学生交流,师生合作评价 。

5.回答问题,课堂总结。对于 马克·吐温选择小艇作为介绍世 名城威尼斯的切入点,你们有什么看法?

预设: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威尼斯的特色;在威尼斯乘坐小艇欣赏到美景的体验 独一无二,更是威尼斯一大亮点。

因此,我们在介绍世界文化遗产时,可以像马克·吐温一样,选取代表性景物,动静结合描写出特点,当然也可以像他一样换个视角来描写所见、所闻、所感。

6.朗读课文第 1~ 4 自然段。

五、留下悬念启思考

为什么大作家不写哪些赫赫有名的风景名胜,而选择当地最普通、最常见的小艇?这节课上,同学们在前四个自然段边读边想,找到了一些线索。那么,课文的第5、6 自然段又会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我们下节课一起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