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26.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了解古文意思。
3.通过谈论,了解读书有三到,心到最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铺垫下文
1. 板书课题,齐读。
2. 出示《论语》,学习把握主要观点: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
谁来说一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最重要的是那几个字?
生:学和问。
师:会读书。第二句话比较长,自己读一读,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
生:学。
师:这叫能读书。
3、板书课题,了解朱熹。
二、反复读文,读通读懂
1、一读知节奏:反复多次、多种形式朗读(竖排、去句读、配乐),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加深理解。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朱熹,学习他的读书心得。
出示课文,指名学生读
师:不错,每一个字音都读正确了,但是读古文,除了要读正确以外,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读出节奏。
师:请大家轻声读一读,注意停顿。(指名读)
师:真好,这一边读得既准确,又有节奏。
出示课文(学生配乐齐声诵读)
师:真好,老师为你们鼓掌,不过之前我们说过,这样只叫会读,不叫读懂。
2、二读懂意思。
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相机解释:尝、急(古今异义词)
此:这里指读书。
既:如果。
也、矣、乎:语气词,无意义。
3、三读明重点
师:学到这儿,我们会读了,也读懂了,这还不叫能读,只叫会读,会读古文,我们说还要能把一段话,读成几个字。谁来说说,这篇古文最重要的是那几个字呢?
生1:“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
生2:心到最急。
师:为何心到最急?
生1: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师:为何心到最急?
生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师:这叫能读。
相机板书:心到。
三、创设情境,隔空对话
1、第一次对话:回到过去。师模拟现代少年,生模拟朱熹,通过师生分角色对话,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来加深朱熹关于读书的主要观点。
出示《弈秋学棋》,初步解释意思,寻找与本文的联系,用本文的观点去解释为何第二人没有学好。
2、第二次对话:请到现在。师模拟朱熹,通过师生分角色对话,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一谈本文对自己的启发。
四、再读课文、练习背诵
朱熹虽然离开我们已经数千年,但他关于读书的思想却永远流传了下来,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出示课文(只有“余尝谓”三个字)
五、课后作业、阅读拓展
1. 背诵课文
26.古人谈读书
心到 眼到 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