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赠刘景文》教学设计
学习任务一:朗读古诗,自主学习生字生词
1.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杜牧脍炙人口的写秋景的名篇《山行》,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
2.播放诗歌朗诵音频。
3.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4.交流识字技巧。
5.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辨析生字结构,并给生字组词。
重点提示:“赠、残”是平舌音,“橙”是翘舌音。
盖,上下结构,皿字底。书写时要注意:上边三横长短相似,“皿”居下居中,最后一横要长。
橙,左右结构,木字旁,左窄右宽。书写时要注意:“登”横撇的横短,捺舒展,“豆”末笔横窄于“ ”。
残,左边只有一点;君,第二笔横长,右端出头。
学习任务二: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1.朗读古诗《赠刘景文》,了解作者。
(1)自由诵读。(2)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评价。(3)了解作者苏轼。
2. 理解诗中重点字词,疏通文意,想象画面。
(1)小组讨论交流:结合注释,并结合生活实际,理解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2)教师巡视、点拨。(3)课堂交流。
交流要点:
①前两句: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赠:赠送。
刘景文:诗人的好朋友。尽 :达到极端。诗中指凋谢。
擎雨:托住雨水。盖:指叶子。残:惨败,枯萎。犹:还。
傲霜:不怕霜冻,坚强不屈。
前两句大意:荷花已经落尽,连擎雨的荷叶也凋谢枯萎了;秋菊也已开败,却还有那挺拔的枝干在那里傲霜独立。
②后两句: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君:指刘景文。
橙黄橘绿时:橙黄橘绿正是夏秋之际,比喻人的青壮年时期。
后两句大意:你可要记住一年中最好的景色,那正是橙子金黄、橘子正绿的时候。
学习任务三:形象对比,感悟道理
1.刘景文受到了苏轼的鼓励,终于崭露头角,后来他还受到了宰相王安石的赏识,做了官,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那么苏轼是如何通过这首诗鼓励刘景文的呢?让我们去细细品味。
(1)仔细观察课本插图,联系生活实际,“荷尽”是指荷花凋谢、荷叶枯败的样子。“擎雨盖”指“亭亭玉立的荷叶”。“菊残”指的是枯萎的菊花。“荷尽”“菊残”这两个词语描绘出秋天的凋零的景象。
(2)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凋谢的荷花和枯萎的菊花有什么不一样呢?是的,菊花的花枝,虽然枯败,但依然挺立着,这就是“傲霜枝”。“已无”“犹有”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雪的形象。
(3)“橙黄橘绿”写出了秋天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显露了勃勃生机,给人昂扬之感,也给好友刘景文以勉励:秋冬之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在作者看来,一年中最美好的风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风景。
(4)“荷尽”“菊残”让人感到凄凉,但是“傲霜枝”“一年好景”“橙黄橘绿”等场景却让人精神为之一振。作者正是要通过这首诗告诉好朋友,遇到困难要像残菊傲霜那样勇敢面对,积极向上,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2.明确主题思想。
《赠刘景文》这首诗描写了秋末冬初的萧条景象,突出了菊枝傲霜凌寒的气概,说明了最美好的时光莫过于橙黄橘绿的深秋时节,以此勉励朋友珍惜大好时光。
拓展延伸:你知道哪些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呢?
课后作业
1.背诵《赠刘景文》《夜书所见》。
2.积累有关思乡的古诗。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