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写读后感

作者:王美华  日期: 2024-03-12  点击:

教学目标:

1.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2.学会运用联想、想象、质疑、思考、探究等方式,从不同角度感受作品,找准感悟点,从而写好读后感。

板块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猜一猜:这几幅图分别出自哪本书?(课件出示图片)


生:第一幅图出自《西游记》,第二幅图出自《红楼梦》,第三幅图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幅图出自《水浒传》。
师:真不错!看来你们都读过四大名著啊。那同学们,这几本书中你最喜欢哪一本?哪个故事或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我最喜欢《西游记》,“三借芭蕉扇”这个故事最精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我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足智多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生:我喜欢《水浒传》,“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情节我觉得很精彩。
生:我喜欢《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部分我觉得特别有趣。
师:大家说了这么多,老师相信大家对这些书或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把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读后感。(板书“习作:写读后感”)
板块二 自读提示,抓感悟点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6页,自主阅读教材上的提示,看看本次习作都有哪些要求。(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第一段话)
师:同学们,我们写读后感可不能泛泛而谈,要有依据。依据就是触发你产生这种感受的点,也就是感受点,抓住一个感受点谈感受才会具体。再次自由读读课件中的这段话,找一找所给示例的感受点。
生:写《海的女儿》读后感的感受点是小人鱼的人物形象。
生:写《祖父的园子》读后感的感受点是“我”跟着祖父学种菜的温馨情景。
生:写《铁杵成针》读后感的感受点是做事要有恒心的道理。
师:大家找得真准确!我们读同一篇文章,感受点不同,感受也就不一样。提炼感受点的角度,一般可以侧重以上出现的人物、情景、道理、情节、语句等方面。
师:想一想:你在阅读过程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感想?小组内互相举例子说一说。请大家阅读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从表格中选择自己的“感受点”,前后四人小组交流,完成学习单。(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启迪拓思,抓感受点,完成表格。
书名(文章名) 《西游记》 作者 吴承恩
感受点 重要情景(  )人物形象(  )深刻的道理(  )
精彩情节(√)经典语句(  )其他(  )
举例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真假美猴王等
感想 读了这些情节,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疾恶如仇的孙悟空
师:老师刚刚看到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请同学来分享一下自己完成的学习单。
生:《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女儿国、真假美猴王等故事情节曲折、精彩,能吸引我读下去。(教师板书:情节)
生:《三国演义》中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忠肝义胆的关羽、爱憎分明的张飞、老奸巨猾的曹操……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教师板书:人物)
生:《老人与海》中描写的场景让人感到身临其境,如:“老人放下钓索,一脚踩住了,把鱼叉举得尽可能高……这胸鳍高高地竖立着,高齐老人的胸膛。”通过这些句子,我仿佛看到了老人与大鱼搏斗的情景。(教师板书:情景)
生:《夏洛的网》中有很多语句令人难忘,如:“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儿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儿有意义的事。”这些精彩的语句引人思考。(教师板书:语句)
生:我最感兴趣的一篇文章是《纪昌学射》。它揭示了“刻苦、有恒心、有毅力才能成功”的深刻道理。(教师板书:道理)
师:文章中精彩的情节、鲜明的人物、难忘的情景、深刻的道理、经典的语句等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读后感的“感受点”,我们学会了前面找感受点的方法,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第36页第二段的提示,看看从提示中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第二段话,生自由读。)
师:我们写读后感的时候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生:要先简单介绍一下文章或书的内容,再写自己读后的感想。
师:那是不是先大篇幅摘抄原文,最后抒发一两句感想啊?
生:不是,因为那样子就变成抄了,没有了自己太多的感想,感想不是重点了。要简单介绍内容,重点谈感想。
师:要重点谈感想,如何才能写出感想呢?写好读后感的前提是什么?
生:“读”是写读后感的前提,要先读文章,只有认真读懂原文,才能写出自己的感受。
师:是的,要读懂原文才能写好读后感,那么是所有感受都要写出来吗?
生:不是,提示中说选择一两处你感触最深的内容来写感想,不用面面俱到。
师:你理解得真透彻!在习作提示中你还读到了什么?
生:感想要真实、具体。可以联系自己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也可以引用原文中的个别语句。
师:我们把几位同学谈到的整理一下,请看大屏幕。

第一,必须先把文章读懂了,你才能动笔写。第二,先对书或文章中的内容作简单介绍,再重点谈感想。第三,关于内容,不用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两处。第四,关于感想,要从所读的内容延伸开来,可结合生活实际或亲身经历来谈一谈,不能胡编乱造;要真实、具体,不能泛泛而谈,要结合具体事情来写。
板块三 写法指导,学生习作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如何精准地找到感受点,也知道了写作的注意事项,现在就可以开始构思了。构思之前我们先要拟一个醒目、生动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题目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的好坏。请大家默读书上第三段的提示。(出示教材第36页第三段话,生默读。)
师:老师根据第三段的提示,拟了三个小标题。

①读《×××》有感→读《小青石》有感
②《×××》读后感→《小青石》读后感
③×××——读《×××》有感→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读《小青石》有感
师:大家注意了,选择第③种题目的同学,要自拟主标题。拟主标题要抓住感悟点,突出感想的主题,同时讲究语言的高度概括。谁能照样子拟三种标题呢?
生:“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乐观面对生活——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
师:这位同学拟的标题真不错!标题拟好后,就可以正式谋篇布局了。要整体构思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这样才能让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写读后感比较常见的方法即“四字口诀”:引、议、联、结。(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板书:引、议、联、结。)

活动二:谋篇布局。
写读后感的“四字口诀”
口诀 方法 示例 我来写
引 引出作品,引用文章内容
议 评议所引内容,抒发感受
联 联系生活实际
结 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师:先请同学们看一下大屏幕上的示例,看一看什么是“引”。

读《丑小鸭》有感(节选)
《丑小鸭》是《安徒生童话》中一个很著名的故事。故事中的丑小鸭在出生后,因为长得丑,它的兄弟姐妹和小主人都不喜欢它,它被赶出了家门。寒冷的冬天,它在森林里受尽了折磨。后来它靠自己的努力,终于飞了起来,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
师:对所读的作品内容的引用,可以是原文的内容概要,也可以是原文的某句话、某个片段或某个情节,注意写的时候要精简。这篇《读<丑小鸭>有感》的“引”就是将这个故事进行了简要的概括。快速想想你选好的文章,你要怎样介绍这篇文章?谁来试一试?
生:《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书里讲的是各种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在众多英雄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武松。武松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他还有超人的力气和勇气,在景阳冈他赤手空拳打老虎,铁锤般的拳头三两下就把老虎给打死了。这里我非常佩服武松的勇敢和气魄。
师:同学们评价一下,他“引”得如何?
生:他“引”得很好,对原文内容概括得很精简,重点介绍了最喜欢的武松。
师:这位同学写的“引”非常值得大家学习!注意“引”一定要精简,不可对着原文抄。我们继续学习“议”。
师:第二步,评议所引内容,对你所读文章中的人物或事件进行简单的评价,也就是你对文中的人物或事件有什么看法,你体会到了什么,它让你懂得了什么道理。这部分内容是针对文章内容谈的。

大人们讲述着这个故事,小伙伴们也讲述着这个故事。大家一边为丑小鸭昔日的经历叹息,一边又为它能变成白天鹅而感到庆幸。今天,我再次阅读这篇童话,有了不一样的体会,我觉得丑小鸭变成白天鹅,靠的是它自己的勤奋与努力。
师:这篇《读〈丑小鸭〉有感》的“议”就是对文章中的人物、事件进行简单的评价。请大家先互相说一说自己对所写文章的评价,准备好的可以举手。
生:《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里小女孩在大年夜死去,每次读到这里,我都感觉心如刀割,忍不住伤心落泪。我很同情这个可怜的小女孩。
师:不错,对引用的内容进行了“议”,说明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注意“议”要围绕“引”的内容展开,“引”和“议”可以结合起来。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联”。
师:第三步,联系生活实际。再好的评价,再多的感受,如果不能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都会显得空洞无味。所以必须把感受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对比。也可以引用具体事例,比如自己或他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现象、古今中外典型事例等。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就拿我的作文来说,以前我的作文不是胡编乱造,就是生搬硬套;不是东抄一段西抄一段,大搞“段落结合”,就是干脆全文照搬。有一次,老师在我“借鉴”别人作品的一篇作文后面写了这样一句话:“这篇作文似乎有点儿‘眼熟’。”看到这句话,我顿时面红耳赤。从那以后,我决定改变这种现状,一定要写好作文。我开始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还会把看到的新奇的、好玩的、感人的素材,都一一记录下来。不到一个月,我的记录本就写满了。同时,在作文课上我认真地听老师的指导,认真对待老师每次布置的作文练习。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不断地积累与练习,我终于有了收获。老师经常在作文课上宣读我的作文,我还多次在学校的作文比赛中荣获一等奖。这充分说明了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勤奋努力的道理。
师:这篇《读〈丑小鸭〉有感》的“联”就是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我们在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或者见到过和文章中类似的情况?我们又是怎样做的?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自己生活中的故事呢?
生:《铁杵成针》中,李白有恒心,有毅力,努力学习,终有所成。记得我读一年级时书写很糟糕,妈妈经常鼓励我练字,于是,我买了字帖,每天都坚持练字,坚持了几年后,我的字终于成了全班同学模仿的对象。去年寒假我参加全市书法比赛,还得了一等奖。
师:你根据“议”的内容,联系实际讲了自己的故事。大家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写的时候要写详细,要多加一些语言、动作以及心理等描写,“议”和“联”也可以交叉进行。这部分是最重要的。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结”。
师:第四步,总结自己怎样做,注意在写的时候,要概括文章的中心,得出结论。

丑小鸭的故事告诉我们,勤奋与努力能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我自己的经历,更证实了勤奋的汗水能换来成功的喜悦这一道理。让我们都努力起来,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吧!
师:这篇《读〈丑小鸭〉有感》的“结”就是概括文章的中心,得出结论。现在谁能说说你读了文章后的感受?你懂得了什么或今后要怎样去做呢?
生:《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淘气的汤姆让我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多动脑,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
师:很好,你的“结”阐述了道理,总结了全文,点明了主题。
师:以上老师讲的这四步——引、议、联、结就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同学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但一定要保证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楚。请大家学以致用,课后把自己最想写的读后感写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