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作者:钱丽霞  日期: 2024-02-22  点击:

1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杂、篱”等6个字,会写“杂、稀”等14个字。

2.通过看注释、查字典,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诗句,体会诗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看注释、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测、判断重要字词的意思,从而完整地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单元主题导入

   导入新课:同学们,眼前的这些美丽的乡村图景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呢?是啊,独特的风景常常让我们的心头为之一震。你们知道吗?纯朴的乡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更是一幅和谐的画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词,感受一下诗词中的田园风光吧。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学习了有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古诗,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板书诗题。

二、理解诗题,走近作者

1.课件请同学来读诗题。教师相机指导“兴”读第四声。

2.教师指导理解词语意思。四时:四季;田园:田家乡村;杂兴:随性而写的诗。

3.教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诗人)随兴而写的关于乡村四季的诗,其中的第二十五首。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4.简介作者(课件范成大

三、初读古诗,指导写字

1.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课件

1)听范读,注意古诗停顿节奏。

2)学生活动:小组比赛齐读古诗,注意读好句子,读好诗歌朗读节奏。

2.指导书写生字。(课件) “蜻、蜓、稀、蝶”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别是“杂”字,下面的部分不是“木”;“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四、再读古诗,感知内容(课件)

1.教师提问: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是什么情景吗?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小声自读古诗,用笔圈一圈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预设:梅子、杏子、麦花、菜花、篱落、蜻蜓、蛱蝶。

3.齐读古诗。(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五、学习诗文,品读古诗

1.交流学法。

提问: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先要了解诗的大概意思,平时遇到一首新的古诗你是怎么学的?(交流学习方法)

预设1:可以借助课文注释理解。可以查字典、查资料理解还可以问老师。

小结:是的,这些都是学习古诗的方法。接下来,咱们就先借助诗句下面的注释,来读懂重点字词的意思,把这些词的意思串起来就是每行诗句的含义,再把每行诗的意思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啦!

2.学生自学。大概说说诗句的意思。(同桌说,指名说)(课件)

1)(指点“肥、稀”等重点词在诗句中的意思。肥:个大饱满,汁多鲜美;稀:稀稀落落。)

2)教师引导:知道了这些词在古诗中的意思,谁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连起来,再来说说?整句诗的意思:(3)教师随机点拨,注意语言表述上的流畅。

4.品读古诗第一句和第二句。(课件

(1)教师引导:前两句写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板书:金黄    雪白  稀)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呢?(对仗工整)

      预设: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2)教师引导:谁来告诉老师,这两句诗是静景描写还是动景描写?

预设:静景描写。(板书:静态美)

3)教师提问:这两处静景的描写可以看出初夏农村景物怎么样地生长?

预设:蓬勃。

5.教师提问:用到我们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你能说说三、四句古诗的意思吗?(课件)

1)教师指导理解“篱落”“蛱蝶”的意思。(2)整句诗的意思:

6.教师引导:怎样理解诗句中的“日长”?(板书:日长)回顾一下,我们刚刚说的诗中所选取的景物是初夏时节。联系生活想一想,初夏时节,白天时间逐渐变长。(课件)

7.教师引导:那为什么篱笆处没有人经过呢?(板书:无人过)

学生发言,教师总结:初夏白日变长,庄稼蓬勃生长,也是农民们忙碌的时候。从侧面反映出了农事的繁忙。(课件)

8.想象画面,感悟诗情。

教师提问:再读后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课件)

教师给予学生填充式想象画面,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课件)

六、再读古诗,交流探究  

    1.教师引导:整首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预设:第三句“日长篱落无人过”写正午时分的幽静的景象。第四句中写“蜻蜓蛱蝶飞”显得田野静悄悄的,以动写静。(板书:蜻蜓蛱蝶飞)

小结:后两句诗用蜻蜓、蛱蝶的翻飞来衬托村中的幽静,从侧面写出了初夏农事正忙,所以行人少见。诗歌妙在后两句,画留空白处,诗有言外意,写出了田园生活宁静闲适的气氛,余味无穷总结:这首诗在写法上运用了动静相衬的写作手法。(课件)(板书:以动衬静)

2.指导朗读

(1)用轻柔、舒缓的语气带着节奏朗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朗读节奏,体会意境。

(2)刚刚读得真棒,还想请大家伴着音乐再读一读。(课件)

3.教师提问:学到这里,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课件)

预设: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4.巧背诵。课件)

七、主题概括及延伸拓展

1.主题概括。(课件)2.拓展《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课件)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插图和前面学到的方法读懂古诗,积累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