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一. 教材解读
《伯牙鼓琴》选自六上第七单元。这一单元围绕“艺术之美”主题,从音乐、绘画、戏剧
等不同领域及不同的内容和文体,为我们呈现了多样的艺术形式,启发学生体会艺术特点,感受艺术美好,建构起对艺术更丰富的认知。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学习任务群的划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在第三学段提出的“学习内容”要求包括:“走进广阔的文学艺术世界,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积累多样的情感体验,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地表达。”这与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相一致。“跨学科学习”在第三学段提出的“学习内容”要求包括: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社团,参与学校和社区举办的戏曲、书法、篆刻、绘画、刺绣、泥塑、民乐等相关文化活动,体验、感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这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体会艺术美好”的单元学习目标一致。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是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梳理统编版小学语文教学可见“想象”在阅读训练方面有如下编排设计:
册序 |
单元 |
阅读训练要素 |
三上 |
第三单元 |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
三上 |
第四单元 |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 |
三下 |
第一单元 |
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言 |
三下 |
第五单元 |
走进想象的世界,感受想象的神奇 |
四上 |
第一单元 |
边读边想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
四上 |
第四单元 |
感受神话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
六上 |
第一单元 |
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
六上 |
第七单元 |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
从以上表格看,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感受,二是作为一种阅读策略来运用。而本单元“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就是要我们边读边想象。《伯牙鼓琴》中“巍巍乎如太山”“汤汤乎若流水”,需要学生完成从文字到音乐的转换。而音乐又是无形的,有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借助“图像化”这一桥梁,让学生边读边想象,在脑海中形成动态的画面,,从画面入手,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来推测音乐特点。
综合考虑单元人文主题和读写训练意图,本单元的核心问题聚焦在“如何通过语言文字
表达艺术之美”上。《伯牙鼓琴》作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意在让学生体会何为知音,并对寻找知音心向往之,同时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感受艺术的美妙。
二. 任务设计
首先将创设“云游伯牙故居 体悟知音文化“的大情境。
具体操作:学校的知音文化节快到了,我们将举办一次以“体悟知音文化“为主题的云游
故居艺术之旅。
并设计“云游故地,解知音故事”、“高山流水,明知音内涵”、“感同身受,学知音文化”三个任务。
任务一:云游故地,解知音故事
任务说明:出示“伯牙故居”景点,为学生创设云游情境,进而导入小古文《伯牙鼓琴》的学习中,初步了解伯牙与子期的故事。这一部分主要通过三读文本,将小古文读通读顺,学生能大致知道《伯牙鼓琴》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任务二:高山流水,明知音内涵
任务说明:这部分将设置两个子任务:“高山流水遇知音“和”破琴绝弦心悲痛。课文共四句话,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就是伯牙和子期相遇,两人志趣相投,这部分的学习对应子任务一,这部分教学将重点解读“巍巍乎若泰山““汤汤乎若流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结合乐曲,让学生有更深的感触。此外还可以选取伯牙琴音片段,让学生充当子期,聆听琴声,提问“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又会如何夸赞呢?(出示:出示:伯牙鼓琴而志在 ________,钟子 期曰:“善哉乎鼓琴,_________ 乎若 _________。”)(学生自由练说、多名学生交流)。再次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选取感受最深的部分,将脑海中想象到的画面描绘出来,,创作完成后让同伴们猜是对应哪个片段,并向学生发放”伯牙/子期卡“作为奖励。
课文第二部分讲述伯牙失去知音之悲。这部分重点指导课文第二部分内容,结合伯牙故居的古琴图,补充背景,进一步带领学生感悟伯牙之悲。
任务三:感同身受,学知音文化
任务说明:这部分将设置三个子任务“何为知音“”知音美闻“”趣谈知音“。首先从伯牙和子期身上,明确知音的含义。他们两人身份悬殊,却有着同样的智趣,是为知音。引出单元导语页“一首歌,一幅画,一件小工艺品…..一段美好的艺术之旅”,补充一些其它领域的古今知音故事或名言诗句,完成子任务二。然后让学生联系以往生活经验,分享自己的知音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