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以学促思 学以致用
——致用理念下语文主题式学习第七次课堂研讨活动心得体会
来东域听课前,我和自己的学生报备了行程,班级里有个男孩跟我说:“你去吧!去外面长长见识,回来再来教我们。”这句话把我逗乐了,但静下来想想,又感受到学生对我的理解支持,也认识到在这样一个知识以几何量级增长更新的时代,身为师者,只有保持好奇心,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才能更好地教学,去面对眼前这31双闪亮求知的眼睛。
此次魏特的讲座中提到“学习即揭秘”,揭秘文本的“思维模型”“语言密码”。因为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就像基因一样。分析文章的基因密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意义。对于我来说,工作室提供的每一次学习机会,为我们呈现的百花齐放的课堂和讲座,让我也捕捉到了一些课堂教学的“独特基因密码”,为我的课堂教学增添了一点新的尝试,让我对教材教学有了更新的认识,发现了更多的可能。
于是,今天上午的语文课,我放弃了以往的老套路,采用魏特讲到的“形态六”:习作驱动式,把习作前置,分解任务的方法来教六上第四单元“小说”。第一课时带领学生通览全单元,重点聚焦《桥》和《穷人》两篇文章:初步感知人物形象,鱼骨图梳理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并让学生初步感知:情节环境心理描写的指向是塑造人物等这些特点。计划再用半节课的时间习作指导,让学生先完成小说的创作,然后在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过程中再一步步揭秘讲故事写人物的密码,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创编的故事。我发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思路,学生们对于小说的阅读和学习有了更多的兴趣。课堂中,大部分同学完全能够自己去注意并发现情节、环境和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并在我的点拨之下意识到情节环境心理描写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这次尝试,让我体会到习作驱动式教学的优势。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给学生们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学而后思明方向,思而后行践真知。”每一次的学习能给自己的语文课堂注入新的理念和活水,带来一点新的尝试和改变,当好学生们语文学习路上的引领者、陪伴者,这是我对自己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