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剥蚕豆大赛
宜兴市洋溪小学六(1) 蒋艾
咦?今天五(1)班的同学怎么都带着一袋蚕豆呢?哦,原来是他们今天要举行一次剥蚕豆大赛。
早在周三,老师就公开了大赛“预告”。一听见剥蚕豆比赛,我就来劲了,不就是帮蚕豆去掉外衣么,小菜一碟,这是我的拿手好戏。
周五一大早,我就带着精挑细选的蚕豆来到教室,只见同学们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比赛开始了,“预备开始!”老师一声令下,我迅速拿起一颗蚕豆,使出前几天爸爸教我的“秘诀”:先抠去蚕豆的“帽子”后,再用力挤压豆尾,里面的豆瓣便一股脑滑出来。用这个方法,很快我就剥了不少。于是,我偷偷瞄了一眼周围的同学:有的笨拙地剥着;有的一上手就使劲掐;还有的竟然请“外援”——牙齿来协助……小组淘汰赛很快结束了,我以小组第一晋级决赛。
激动人心的决赛开始了,我照常熟练地剥豆,没想到才剥几个,就“出师不利”一颗豆子调皮地蹦到地上,我连忙去捡,无意中见到了旁边同学,桌上豆瓣都一大堆了,我得加把劲了,默默为自己加油打气。可不巧的是,这时一颗蚕豆宝宝不听话了,挤了几次才出来,我心急如焚。“二十秒、十秒、五秒……”倒计时已经在耳边徘徊,可我越想快,就越手忙脚乱,我的心“扑腾扑腾”跳个不停。完了,第一的宝座肯定被别人抢了……比赛结束,我以一颗之差仅居第二名,在遗憾之时,仍然很高兴。
这次比赛使我明白了:做任何事,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心专才能绣得花,心静才能织得麻。
微点评:
生活是个五彩缤纷的大花园。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各种趣闻乐事,千奇百怪,多姿多彩。本篇习作小作者取材校园生活中的剥蚕豆这一活动,通过亲身经历,亲自实践,写出来的习作形象生动,具有真情实感,吸引读者。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是习作的源泉。蒋艾同学平时重视观察,善于积累,真正做到了有个性地表达习作,富有独特的感受。
一是准确地描写人的动作。
特别是比赛开始,剥蚕豆中的一系列动作词:拿起、抠去、挤压、滑出。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仿佛来到了比赛现场,亲眼目睹小作者剥豆那惊心动魄的情景。
二是真实地反映人物的心理。
剥豆前:“不就是帮蚕豆去掉外衣么,小菜一碟,这是我的拿手好戏。”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孩子自豪的心理,为后面的表达做铺垫。
剥豆时:“我得加把劲了,默默为自己加油打气。……我心急如焚。“二十秒、十秒、五秒……”倒计时已经在耳边徘徊,可我越想快,就越手忙脚乱,我的心“扑腾扑腾”跳个不停。完了,第一的宝座肯定被别人抢了……在遗憾之时,仍然很高兴。”心理不断地发生了变化:鼓励——着急——紧张——平静。激活了小作者习作的原动力,又快乐体验到快乐思考到快乐表达。
所以,孩子们能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表达生活,就一定能让学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习作来。蒋艾同学这篇习作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