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五星点评】 难忘那堂课

作者:梅一枝  日期: 2023-03-20  点击:

难忘那堂课

六年来,我度过了许多课堂时光,有这么一堂课令我至今难忘。
那是一节语文早读课,我像往常一样来到教室,却发现大家都来的格外早,每个人手上都拿着语文书在复习着什么。我奇怪地问同桌:“怎么回事?你们都在复习什么?”“老师马上要抽背课文了,你会背了吗?”他的一番话让本来还有些困意的我瞬间汗毛竖起,糟糕了,周末玩的太开心,背诵作业忘得一干二净了。我赶紧拿出书,想要短时间内抢记些内容,可还没等我记住一句,老师就走进了教室。只听她开口道:“同学们,课文都会背了吧?”“会背啦!”大家异口同声道。我有些心虚,错开老师的视线,低下头跟着弱弱附和了一声。
抽背开始了。老师先是让同学们自告奋勇举手背诵。此话一出,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电扇发出的嗡嗡声。我的额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恨不能就此隐身或消失。
老师第一个抽背了小马同学,小马用了不到一分钟时间就熟练背完第一自然段。我心中不禁佩服起来,可想想自己的处境,又立马回到警惕的状态。随着老师的疯狂“轰炸”,好几个同学纷纷“投降”,有几个同学虽然会背,但都停一段背一段的,老师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贴上了“战败”的标签。我后背发凉,没想到老师的要求这么严格,看来我“苟活”的几率又小了。紧张的战役还在继续,我担惊受怕了大半节课,眼看快要下课了,老师却方向一转,把轰炸区锁定到了我这一块。我吓得浑身发抖,赶紧端坐在位子上,眼睛直勾勾地望着前方,不敢轻举妄动,想着这样应该就能躲过老师的火眼金睛了!“砰”的一声,一颗炮弹打在了我同桌小张的身上,果然,他也招架不住这猛攻,败下阵来。大事不妙,下一个不会是我吧?千万不要啊!战火的硝烟在蔓延,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一滴滴晶莹的汗珠从我头上滴落,我的手心也搓出了汗。我在心里默念:不要抽到我,不要抽到我,我下次一定好好背书!可这都无济于事,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我也没能逃过,最终“战死沙场”。

那堂课老师并没有惩罚我,但我却从老师失望的目光中得到了比惩罚更令我难忘的教训。那次教训一直鞭策着我、警醒着我,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


微点评:

一篇文章,往往能打动人心的一定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小作者取材于我们学习生活的“主阵地”——课堂,选取了早读课上的一次“抽背”经历,语言幽默风趣,点点滴滴都是真情的流露。
1.课堂特色突出。
小学度过的课堂时光不尽相同,给人以不同的体验。小作者选取了语文早读课的抽背经历,从课堂的形式到内容,再到老师的言语,同学们的反应和自己的内心活动、感受等,进行了准确、细致的描写,这节课必定让人难忘!
事件开头以小作者的疑惑“发现大家都来的格外早,每个人手上都拿着语文书在复习着什么”来调动读者胃口,让我们进入了作者为我们营造的课堂环境,引发我们阅读的兴趣。这样的开头既能够把情境和情节很好地结合,又为后文事情的发展做了铺垫,一举两得!
2.语言表达幽默。
萧伯纳曾说过:“幽默就是用最轻松的字眼和语调,说出最深切的道理。”这是一堂令人难忘的课,小作者巧妙地把课堂上经历的“抽背”当做一场战役,老师就是这场战役的进攻方,而自己和其他同学就是这场战役的防守方。文中写到的“随着老师的疯狂‘轰炸’、好几个同学纷纷‘投降’、贴上了‘战败’的标签、‘砰’的一声,一颗炮弹打在了我同桌小张的身上、最终‘战死沙场’”。等,这些表达无不体现出小作者的幽默,使文章更显得生动活泼、诙谐有趣。
3.结尾画龙点睛。
一堂课,总是会给人以启发。小作者的这次“抽背”经历以失败告终,文章结尾没有写老师如何苦口婆心劝诫自己认真学习,而是通过“老师失望的目光”来让自己得到教训,而这种教训比任何惩罚都要让自己难忘。结尾寥寥数语,却令人回味。让小作者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对待,同时也给读者一种人生态度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