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草船借箭

作者:梅一枝  日期: 2023-03-20  点击:

5 草船借箭

教学目标

1.会认“瑜、忌、督”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3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学习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4.感受语言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感受人物形象,特别是诸葛亮、周瑜的形象。

2.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瑜,忌”等10个生字,会写“妒、忌、曹”等13个字,正确读写“妒忌、委托”等13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感受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体会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导入新课:你读过《三国演义》吗?哪些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板书课题,齐读。

二、了解作者,知道背景

1.了解罗贯中。

2.《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怎样发生的呢?指生读。

3.围绕示意图再次分享背景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4.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一会儿大家来说说视频中有哪些人物,从视频中你对这些人物有什么了解呢?组织交流。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2.学习字词。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梳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交流故事主要内容。

五、细读课文,解读对话

1.默读课文,请把描写诸葛亮和周瑜言行的语句找出来,体会人物特点。

2.课件出示课文第二段:教师指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1)教师提出疑问: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周瑜为什么很高兴?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说说自己的理解。

2)教师课件出示故事发生的背景,作简要介绍,让学生读懂课文。

3.在周瑜的算计下,诸葛亮明知是陷阱却还是答应了造箭,而且还提出三天造好十万支箭,甚至立下了军令状,造不好甘受惩罚。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请再次默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诸葛亮说的话。(先指名学生读,再课件出示诸葛亮说的话)

  1)三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么难的事情,诸葛亮为什么主动要求去做?还立下军令状呢?

学生交流汇报。

4.了解了人物的心理后,我们来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吧!

5.教师小结:故事一开始,周瑜和诸葛亮之间就展开了一场智斗,一个设下陷阱,步步紧逼;一个胸有成竹,从容应对。同桌之间一个当周瑜,一个当诸葛亮来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吧!

6.文中还有哪些描写诸葛亮和周瑜言行的语句?请同学们找出来,体会人物特点并在小组之间交流交流。

1)自由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2)小组合作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体会人物特点。

7.读完课文,你对诸葛亮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8.你对周瑜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小结:同学们,我们通过课文中诸葛亮和周瑜的语言描写,让我们认识了解了他们的人物特点,那么课文中的其他人物又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关键词句初步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2.能大致读懂“阅读链接”中的名著片段,并能找到课文中的对应段落,初步感受原著中语言表达的特点。

3.激发学生阅读中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重温故事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知道本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来写的。试着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2.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我们认识了怎样的诸葛亮?怎样的周瑜?

3.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其他人物有什么特点吧!

二、深入研读,感受形象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能体现曹操、鲁肃等人物特点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人物特点。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课件出示:曹操得知江上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拨水军弓弩朝他们射箭便是。”

为什么曹操不派兵出来,只是向江中放箭?

你觉得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

资料介绍:曹操

你对曹操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2)课件出示: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等诸葛亮调度。

从“果然”一词中你体会到鲁肃是一个怎样的人?

资料介绍:鲁肃

③你对鲁肃有了哪些进一步的了解?

3.教师小结:虽然只有简单的几句描写,从中我们也能看出曹操和鲁肃的特点。

三、围绕题目,学习思考

1.思考:文章题目为什么要用草船箭,不用”“呢?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1.读读“阅读链接”,找出课文对应段落,说一说与课文相比,语言有什么特点?

2.学生交流片段中难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提示学生找出课文中与之对应的内容。

教师提问:同学们,原著与课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教师指导阅读策略并予以鼓励:《三国演义》是古典白话文,相对应现代文,原著的语言有一定的文言色彩,但与文言文相比又不是那么难理解,就是没有注释我们也能大致读明白。当时人们的语言和现在的语言习惯有一些不同,虽然我们读不太明白个别词语,但是并不会影响我们阅读原文,因为我们还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猜测,可以读懂大意。

3.你还想了解《三国演义》中的哪些故事?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

2.拓展延伸。

1)积累有关“草船借箭”的歇后语

诸葛亮草船借箭——神机妙算

诸葛亮立军令状——面不改色心不跳

2)观看《空城计》视频片段,激发阅读兴趣

3.课堂演练。

六、拓展作业

阅读《三国演义》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起因   妒忌

     经过   造箭

       诸葛亮   结果   交箭   神机妙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