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和桥实验小学 黄仕欣
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参加工作室活动,未能聆听这三堂生动课例,深感遗憾。好在师父在群中分享了多篇与“支架”有关的文章。拜读过后,我收获颇丰,形成了一些对“支架”的认识与思考。
“支架”本是建筑行业中的概念,原意是“脚手架”,指用来建造或修整建筑物时使用的临时性结构。这一概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引申——“支架式”教学,即教师为学生建构关于知识理解、能力提升等学习目标达成的相应辅助。这样的辅助在习作教学中尤为重要,教师应当在学生习作的过程中为其提供的言语“脚手架”。
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来分析习作单元,可以发现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是学习支架,通过精读课文的教学,学习习作表达方法,初步获取习作知识;《交流平台》是认识支架,再次对在精读课文中获取的习作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初试身手》是技能支架,利用课本上的一两道习作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方法,以片段写作为主要形式,练习表达;习作例文是方法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习作例文,批注写作方法,在习作中借鉴。基于这样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重视教材所提供的丰富的“写作支架”资源,将“写作知识”操作化和结构化,更重要的是隐形化,以柔和而巧妙地的方式“镶嵌”在写作活动中,从而引领着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形成写作技能,发展写作素养。
在本次活动的三堂精彩课例中,陈城老师创设了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确定习作内容搭建了支架;李晶璇老师灵活运用精读课文与习作例文,为学生写作方法的运用搭建了支架;杨杰老师巧妙利用习作例文《车站》,为学生提炼写作主题、升华主题搭建了支架。三位老师都搭建了适切的学习支架,利用支架进行教学,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升。
结合理论,联系教学实际,我深刻意识到习作教学需要写作支架的支撑。在今后的习作教学中,我将珍视并用好教材中的“写作支架”资源,开展习作教学,积极主动地进行“写作支架”的创生和设置,从而推动写作活动与学生的写作实践真实有效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