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

作者:钱文佳  日期: 2022-11-28  点击:

四季之美(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借助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借助关键语句,联系上下文,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复习导入,回顾四季之美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在清少纳言的眼中,四季最美的景色分别在什么时候?(板书: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冬天的早晨)

2.那么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清少纳言的世界,去欣赏她带给我们的美妙的四季景色吧!

二、品读文本,体会四季之美

(一)出示自学提示: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之美”到底美在何处呢?文章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二)整体感知四季之美。

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带给你“画面感”的句子,填写在表格内。并思考它用了哪种描写方法。

预设:

1

1.深入品读,体会四季之美。

选取你最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预设:

1)春。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一点儿一点儿:跳动着的,慢慢地。

泛着、染上:一片一片地。

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彩云:颜色的变化带给人一种神秘的感受。

出示视频,观察太阳升起时天空的变化。

①指导朗读。

开始部分节奏要舒缓,读得要轻一些,要读出黎明时的安静。特别是“一点儿一点儿”要读得慢一些,表现东方天空慢慢变化的过程。

②背诵。

想象画面: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2)夏。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这情景着实迷人。

①想一想你眼中的夏夜的美是怎样的?

②对比读。

明亮的夜——固然美。

漆黑漆黑的暗夜——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暗夜与闪亮的萤光)

蒙蒙细雨的夜晚——一只两只的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雨夜与朦胧的微光)

③想象着画面再读。思考:作者为什么会选择这些景色进行描写?

④指导朗读。

想象画面:体会夏夜静谧的氛围,通过轻柔的语气感受夏夜三种不同的景致。朗读“翩翩飞舞”“闪着朦胧的微光”等词语时,要突出安静的夜晚中的动态变化,让人感受到惊喜。

⑤背诵。

结合关键词:固然、也有、即使……也……

3)秋。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①感受画面:夕阳斜照——夕阳西沉。 (时间的变化)

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画面的变化)

②感受声音:暗夜的寂静无声更突显了风声与虫鸣。

③对比感悟:动——静;画面——声音。

④指导朗读。

前半部分要适当加快节奏,以便体现归鸦和大雁“急急匆匆”“比翼而飞”时的动态画面;最后一句宜舒缓,让人感受到风声、虫鸣背后的安静以及秋天景致的辽阔高远。

⑤背诵。

结合具体景物想象画面:出示夕阳斜照、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夕阳西沉等景物图片。

4)冬。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这未免令人有点儿扫兴。

①你喜欢冬天吗?生活中的冬景是什么样子的呢?

②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在寒风凛冽的早晨,坐在暖和的炭火边,手捧一杯热茶的感受。(相机采访,创设情境)

③想象画面:在动与静、冷与热、凛冽与闲逸中感受和谐之美!

④指导朗读:结合冬天早晨的闲适,朗读时可用舒缓的语调,读出寒冷的冬天手捧炭火穿过走廊时的闲情逸致。

⑤背诵。

落雪——铺满白霜——无雪无霜——熊熊炭火——手捧火盆——寒气渐退——变成白灰

2.学习表达,感悟四季之美。

1)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发现:

利用对多彩的天空、云朵;满天的萤火虫;点点归鸦、成群结队的大雁;铺满白霜的早晨、熊熊的炭火等情景的描写,引导学生想象静态的画面,感受平面的美。

利用动作变化、颜色变化、时间变化、形态变化等,引导学生想象动态画面,感受立体的美。

2)观察学习单中的表格,再发现:

对于生活中的景物要进行细致观察。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合理地使用连续动词等进行表达。

借景抒情感受“趣”:翩翩飞舞的萤火虫、急急匆匆的点点归鸦、比翼而飞的大雁等等,这些景物都是十分有趣的,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幽默感。

三、学以致用,仿写四季之美

1.拿出学习单上的景物片段描写,引导学生从选材上进行优化。想象其在静止或变化时的画面。

2.再对其颜色、动作、声音、形状等方面的变化进行描述,表现其动态美。

3.表达内心的独特感受,抒发情感。

4.修改自己的片段描写。

四、总结延伸,拓展阅读,感受不同的四季之美

同学们,今天,我们聚焦学习“初步体会景物的动态描写”,通过学习文中关键语句,体会了作者笔下独特的四季之美。请大家课后读读朱自清的《春》,汪曾祺的《夏天》,郁达夫的《孤独的秋》,老舍的《济南的冬天》,感受不同作家描写的四季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