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四单元围绕“爱国情怀”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四篇课文所涉及的年代、人物、事件各异,贯穿其中的是中国人代代相传的爱国情怀,表现了中国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它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更能触动读者的痛心。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为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课前老师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资料,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
【学情分析】
本课的写作背景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远,学生对当时的历史事件不熟悉,所以对课文表达的情感感受不深刻。课前,老师要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学生在中年级已经学过了查找、整理资料的基本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搜集查找资料,适时地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理念】
这篇文章应以读为本,在读中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段方式,感受作者简洁准确而又富有变化的语言特色,学习作者的表达特点。另外,要引导学生在读中能与作者感同身受,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
【教学目标】
1、认识“估、煌”等9个生字,会写“毁、估”等15个字,会写“毁灭、不可估量”等23个词语。
2、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3、能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借助关键词句,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2、能联系课文,并结合相关资料,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等句子的含义。
【教学准备】PPT课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你们都去过哪儿旅游啊?
评:看来同学们到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2、 你们知道吗?
出示:在地球的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雨果
可是,出示:现在这个奇迹已经不复存在。—雨果
1860年的时候,一把大火,使之毁灭了。
3、 看这个“毁”字,右边读shū,是一种古代用竹木做成的武器。
金文里,左边是有齿痕的舂臼和一个挺立的人形。合在一起,多么像一个人手持着武器在砸东西啊。跟着老师一起来把这个字写一写。(毁字是左右结构,第一笔是撇,中间两个短横不能连成一条,下面的工字最后一笔横变提,右边第二笔是横折弯,没有钩)请同学们迅速拿出习字册,翻到26页,把“毁”字描1个,写1个。
4、 这个毁字理解了吗?一起来读题,读出题目的温度。
【设计理念】联系生活情境,打开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上课的紧张心理。用雨果的名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主动探索文本、寻找答案的兴趣。
二、扫清字词障碍
1、 课前已经预习过课文,不知道你们预习得怎么样了。老师来考考你们。
出示词:
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安澜园 狮子林 平湖秋月 武陵春色
不可估量 化为灰烬
这些词会读吗?指读。
一起读。
2、 看,第二行你有什么发现?
都是景点。安澜园在海宁,狮子林在苏州,因园内有狮子般的假山而得名。
平湖秋月在杭州,武陵春色在湖南。
这些各地的名胜都汇聚到了北京的圆明园。
【设计理念】解决生字新词的学习,扫清字词障碍,为后面学生品读课文、体会情感打下基础。
三、走入圆明园
1、 这个圆明园到底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读浏览课文,从文中找到一个能概括圆明园的词或句子。
(举世闻名,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圆明园为什么会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
请同学们默读2~4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说说圆明园是怎么样的?
2、 交流
(1) 出示第二段
生:圆明园的园很多。
有哪些呢?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东西南三面还有许多小园。
我们一起来看看圆明园的平面图。Ppt出示图。
点到园,这是?这是?这是?除了这三个大园,还有许许多多数不清的小园围绕在周围。这就叫众星拱月。
知道周围的小园有多少吗?
老师来告诉你,据统计,大概有五百多个。多不多?读出来。
(2) 出示第三段
生:圆明园里有很多景物建筑。
有哪些呢?拿起你们的笔圈一圈。
(殿堂,亭台楼阁,买卖街,山乡村野,安澜园,狮子林,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武陵春色,西洋景观)
这么多的景物呢?作者是怎么把它们流畅地连接起来的呀?
(运用有,也有;如,还有,不仅,还有等关联词)
是的,还有什么发现吗?
如果找不出,老师来提醒你们一下,看,金碧辉煌的殿堂是大而壮观的,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是小而精致,一大一小,形成了对比。找找看,还有哪里有这样的对比呀?
(热闹街市是城市,田园风光是乡村,城市和乡村做对比。
仿照各地景物建造的名胜是现实的,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是幻想的,虚实对比。
民族建筑和西洋景观,中外对比)
作者选择了典型的景致,只用了短短七行,就把圆明园的景色呈现在了我们面前,真了不起。更了不起的是古代的建筑师的智慧,居然可以造出这么多风格各异的建筑。
下面请小组合作来读读这一段,分配好每个人读什么。
朗读评价。
(3) 出示第四段
圆明园还是怎么样的呢?
生:收藏的历史文物很多;是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有哪些呢?圈一圈。(青铜礼器、名人书画、奇珍异宝)
我们来看,这是道光十五年统计的圆明园库储物件情况:
出示:一两重银锞存280694个;
各式如意存450款;
玉砚、笔洗等存337件;
头等瓷炉、瓶、罐等存291件……
正是有这么多的珍贵历史文物,所以圆明园被称为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走进了曾经的圆明园,见识到了它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珍贵繁多的文物,难怪雨果说他是一个世界奇迹。可就是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却在1860年被毁灭了。是谁毁了圆明园,怎样毁灭的,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在读中发掘作者的构思,找到写作的密码。通过个人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领略圆明园“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珍贵的历史文物”,从而深刻感受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完成习字册字词部分。
【设计理念】巩固生字新词的学习,不仅会读,而且会写。继续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体悟,练习诵读。
五、板书设计
14 圆明园的灭亡
众星拱月的布局
世界奇迹 风格各异的建筑
珍贵繁多的文物
【设计意图】借助板书,引领学生厘清课文的构思,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世界奇迹”,贯穿前后两课时的教学,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