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基于真实情境 助力语言进阶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上《介绍一种事物》评课稿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黄仕欣
尊敬的两位导师、各位工作室小伙伴以及全市语文骨干教师们,大家好!
我既是工作室成员也是和桥实验小学的青年语文教师,所以我清楚地知道季老师的这堂课在工作室两位导师以及研训员杨老师的指导下,前后进行了多次打磨,先后共设计了6版文稿。但不论怎么改,整堂课的设计理念始终不变,那就是立足单元整体、基于真实情境,实现由任务驱动的主题式教学。可以说,每一次打磨的背后都是工作室两位导师以及季老师自己的潜心思考。而不断打磨的目的正是为了让致用理念在小学语文主题式课堂教学中呈现出精彩的教学样态。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点评季老师所执教的这一课的精彩之处:
一、学以致用 落实核心任务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上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主要学习写说明性文章。说明性文章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在中年级就已经学过《蟋蟀的住宅》《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等课文,但直接在语文要素里提及“说明方法”还是首次。因此,本单元学与用的主题其实就是“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其中,“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是单元习作训练的重点和难点。
季老师的这堂课正是从单元学用主题出发,将习作指导的重点放在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上。课堂伊始便明确了“用上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一种事物介绍清楚。”紧接着,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出示例句,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方法,再次体会说明方法的作用。同样,在第一次讲评中,季老师也是围绕说明方法进行讲评。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单元核心任务。
二、真实情境 实现任务驱动
“情境”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高频词。新课标里对于语文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因此,无论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堂教学的实施,还是教学评价的实施,都应该重视情境,尤其应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
在本节课中,季老师创设了校园劳动基地宣传大使选拔赛这一真实情境。该情境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并且季老师在执教前特意先带孩子们走进了学校的劳动基地。从导入环节中播放的视频可以看出,季老师创设的情境是成功的,实现了任务驱动。视频里,每个孩子都兴趣浓厚、乐在其中。他们通过认真观察、搜集资料、现场采访等方式了解了蔬菜的特点,为本节课的方法运用和言语表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进阶 助力语言进阶
季老师在讲评习作时相机呈现了三种方法,分别是——“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复杂为有条有理”“化难懂为通俗易懂”。相信老师们不难发现,这三种方法指向的都是一个核心词,那就是——“介绍清楚”。这既是三种方法,也是“介绍清楚”的三个层次,它们之间相互关联,螺旋上升。
方法为引,表达为径。季老师用这三种方法让“介绍清楚”这个模糊的概念变得清晰明了,通过这三个纬度,直指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达成目标。所以,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的语言是有这样三次变化的:第一次是学生基于资料搜集,较为科学化的语言;第二次是学生没有经过这三个方法指导,相对比较凌乱的、条理不清晰的语言。而经过反复来回的讲评后,学生所呈现的第三次语言有了质的飞跃,从科学性语言到自我化表达,通过方法进阶助力学生语言的进阶。
致用理念下小学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每一次展示,其实都是工作室全体成员在两位导师带领下所获得的思考与成长。这样的思考成长,基于课标,源于课堂,指向学生,是真正从教学深处挖掘获得的。践行致用理念,深耕语文课堂,相信我们将会在两位导师的带领下行稳致远,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