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作者:卫丽燕 日期:
2022-11-28 点击:
次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课前交流
同学们,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呢?
教学重难点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这么一个人,当他逝世时,联合国为他降半旗,人民十里长街为他送行,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如果学生不知道,就出示插图,年纪大点)他就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同学们,“崛”是一个生字,我们一起把这个词语读准,那“崛起”是什么意思呢?谁能给它找个近义词?
3、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用拆字法来说说看,中华是中国,之是的,连起来说,为中国的兴起而读书。同学们,抓关键词理解语句的意思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二、了解周恩来
1、那关于周恩来,你们了解吗?同学们,快读浏览一下,结合你平时收集的资料来说说你对周恩来的了解。
2、提炼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
三、学习生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想一想课文写了几件事?)
边读边圈画也是一种良好学习习惯。
2.我来了解一下同学们对生字新词掌握情况。(PPT出示生字词)
模范 魏校长 清晰 淮安 疑惑不解(红字,拼音也要出示,再去掉拼音读)
严肃 胸怀 赞叹 训斥(书写“咱、肃”)
当效此生 热闹非凡 左顾右盼(用动作演示)
3、词语会读了,那句子会读吗?老师这里有两句话,谁来读?
同学们,两句话中,都有一个“振”字,那这个“振”在句子当中意思一样吗?老师这里有关于振的三个解释,你想一想,应该选哪一个呢?
四、理清文章脉络
1、那么课文写了几件事呢?(三件)
2、以前我们用时间地点人物干什么来概括一件事,现在我们仍旧用这种方法,请在文中圈画出相关信息。
(1)第一件事交流完,谁能连起来说一说?(魏校长,周恩来)
还有谁呢?
你的回答让我知道周恩来从小就立志振兴中华(板书),那第一件事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呢?(1-10)
(2)第二件事谁能连起来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你的回答让我知道了当时的中华不振。(板书中华不振)
周恩来是怎么知道的呢?(听伯父说的)
我们用耳朵听,所以第二件事可以概括为耳闻中华不振。(板书耳闻)那第二件事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呢?(11-14)
(3)第三件事谁来挑战一下,能连起来用一句话说一说。
第三件事是周恩来用眼睛看到的,我们概括为“目睹中华不振”(板书)
那第三件事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呢?(15-17)
同学们,刚刚我们抓住了这么多的人物,把每一件事说清楚了,那么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单元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那么我们来看看这三件事当中,他们的主要人物是谁。
同学们,你们能够对照着表格连起来说一说这三件事情吗?今天我们又知道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关注了主要人物和事件,一下子就把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清楚了。(贴板贴)
那同学们,谁能结合板书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这三件事情之间的关系吗?(走到板书前)(标记箭头)
这种把事情的结果放在前面写,原因放在后面的写叙述方法就叫倒叙。(板书倒叙)
五、研读第一件事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第一件事,请同学们默读1-10自然段,思考(PPT出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1、第一次
(1)什么情况下说的这句话
(2)其他同学是怎样回答魏校长的提问的?指名读
A.直接回答,直接这就是文章当中的哪个词?干脆
B. “光耀门楣 ”什么意思?其他同学们回答得是那么干脆,那么直接,而周恩来的回答却与众不同,他若有所思,此时此刻的周恩来可能在想些什么呢?他是这么想的,所以他是这么回答的,引读(出示PPT“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这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谁能来清晰而坚定地读一读(指名读)
你读得很清晰,但还不是很坚定,请你再清晰而坚定地回答。
让我们一起坚定地语气读一下(齐读)
2、 第二次(是在魏校长追问下说的)
(1)魏校长为什么追问?
(2)抱负是什么意思?(远大志向,理想)如此的抱负指的是什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其他人的抱负是什么?那他们的胸怀又有什么不一样呢?
此时此刻,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周恩来?
(3)你能学着周恩来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4)指名朗读,就像这样一起来大声有力的坚定地齐读这句话!
(5)当魏校长听到周恩来的回答后,他为之一振,追问了一句,(PPT出示魏校长的夸赞)
指名读。
“有志者当效此生”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还是用拆字法来理解。“此生”指谁呢?效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请你来选一选。那么连起来的意思就是?
这句话表达了魏校长对周恩来的高度赞扬,请你读出来。(指名读)
谁再来赞扬?
魏校长这句话不仅是对周恩来的同学们说的,也是对我们所有中国人说的,让我们牢牢记住这句话吧!(生齐读)
分角色朗读1-10自然段。
(6)中国人要立志振兴中华,不受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指黑板)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引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九个字是他一生信守的诺言,请你清晰而坚定地读……
这九个字是他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请你铿锵有力地读……
六、结束语:
正是因为有像周恩来这样的有志之士才让我们的中国不断地崛起,不断地富强,(作为新中国的少年儿童该怎么做呢?(停1秒)老师想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寄语“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此时此刻,我想你们对课前交流的理想或许又有了新的思考。谁来说说看。
作业
八、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下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课文,结合资料理解周恩来立下如此志向的原因。
九、板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志振兴中华
耳闻 赞 肃
中华不振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
目睹 倒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