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生长记》习作点评
作者:卫丽燕 日期:
2022-11-28 点击:
次
大蒜生长记
周铁小学 徐昕晨
10月1日 星期五 晴
今天,我准备尝试种大蒜。我找来一个不算大的碗,再去厨房拿了一个大蒜,剥开蒜瓣,再把它们大头朝上,挨个儿摆进碗里,最后再放点水,就种好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碗端到阳台上,让温暖的阳光照到碗里。看着沐浴在阳光下的大蒜,我忽然想:大蒜会不会发芽长叶呢?它长大后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几个谜,我急切地盼着大蒜长大。
10月4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早上,我一骨碌爬起来,就去看我的大蒜。来到阳台上,我惊喜地发现有几个急性子的大蒜已经透出了一点白色的根。那些根十分细小,十分光滑,好像蜗牛的触角。我的目光缓缓移到大蒜头上,只见灰白色的膜里好像包裹着一个小东西,马上要探出头来。仔细看,我发现居然是一株刚出头的芽儿,正在好奇地打量着世界。我欣喜若狂,没想到我的大蒜长得这么快!
10月8日 星期六 晴
放学回来,我又急匆匆地去看我那“宝贵”的大蒜。此刻,我的内心是快要溢出来的兴奋。有的大蒜长出了长长的根,它们缠绕在一起,就像一团凌乱的白线。狭长的蒜叶从之前的芽里抽出来,像一个个身材苗条的绿衣姑娘。那绿色,是鲜嫩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原来,生命是如此奇妙!
习作微点评:
一、叙事清晰,层次分明
这是一篇观察日记,小作者以小蒜苗的生长情况为描写顺序,选取了小蒜苗生长的关键点“开始种植——发芽——长成小蒜苗”进行细致观察,层次非常清晰。不仅如此,小作者还详细写出了每一个时间段蒜苗的形态,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二、观察之细,表达之趣
小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写出了大蒜在不同生长时期的外形特点——根须的粗细,嫩芽的颜色,蒜叶的形状等。通过“一团凌乱的白线”“身材纤细的少女”等比喻修辞的运用,使得大蒜的外形更为突出。从而更好地体现本单元的习作要素:细致观察,连续观察。
三、关注心情变化
本篇观察日记的另一个亮点在于每一篇日记中间都有小作者对自己心情的关注,从描写“种下大蒜——大蒜发芽——长出蒜叶”的过程,穿插了“期盼——惊喜——兴奋”一系列的心情变化,让读者也跟着感受了一番种植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