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六上第五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

作者:蒋寅  日期: 2022-08-28  点击:

 

六上第单元主题式学习设计

宜兴市东氿小学    蒋寅

一、 学用主题:

1、学用主题:围绕中心意思写

2、概念理解:

(1)中心意思:是文章中作者主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是作者在文章中要表达的贯穿全文的核心。中心意思的表述上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应尽可能做到言简意赅。“中心意思”所在的位置也要尽可能显著,最好让读者一目了然。

(2)围绕中心意思来写:写作时,首先要为所写文章拟定一个明确的中心,让这个中心始终贯穿、统帅所有的材料,章的选材、结构、语言等都要以中心为依据,使文章中心明确。

(3)从不同的方面或选取不同的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是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是服务于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

(4)本单元提供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习作例文,让学生以读导学,学以致用。“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一是要求所选材料能够表达中心意思,二是还能够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具体,做到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1、逻辑起点:

1)教材分析

不同于统编教材中的其他单元,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整个流程为:阅读习得-总结-初运用-巩固-表达。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学生循循渐进并扎实的习得本单元阅读、写作训练要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单元编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梁容若《夏天里的成长》、铁凝《盼》,本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与其他单元的精读课文侧重点不同,他服务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所以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是服务于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要素“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是一个“输入-输出”的过程。

2)学生阅读能力情况分析

学习如何“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这一阅读训练要素,细化来说就是要学会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即“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中心,再深究就是要掌握“把握文章(事例)主要内容”和“了解文章每一部分的大意”这两个语文要素纵观统编版语文教材,与“把握主要内容”和“了解大意”相关的语文要素,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二上.

 第一单元  

借助图片,了解课文内容

二下.

 第六单元  

提取主要信息,了解课文内容

三下.

 第三单元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三下.  

第四单元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三下.

 第七单元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四上  

第四单元  

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上  

第七单元  

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下.  

第六单元  

学习怎样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

六上  

第五单元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六上.  

第六单元  

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如何“把握主要内容”教材相关单元都给出了具体的方法,低年级形象思维较强,把握主要内容主要依靠图片、提取简单信息,即运用图像化或简单的阅读策略。到了中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始转向逻辑思维,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时,开始借助一些“支架”,如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主要人物和事件等。而高年级则更关注于知识碎片的综合运用,如“把握主要观点”“体会如何围绕中心表达”等,总体上是循序渐进的。

3)学生习作能力情况分析

从统编版教材整体上来梳理表达训练要素,我们就可以看清楚,“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一表达训练要素是怎样一步步走到六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

册次

单元

语文要素

三(上)

向同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

三(上)

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习作的时候,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

三(下)

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四(下)

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动物的特点。

四(下)

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六(上)

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

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现实起点。

     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他们已掌握了一定的的语文学习方法,而且通过这几年的训练,也有了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思考能力。围绕中心意思合理选材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不是难点,但是,怎样在众多事例中挑选出重要部分并写具体,其他事例怎样写则是习作中可能遇到的困对准。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习作例文谋篇布局的特点,帮助学生解决以上问题是本次习作的难点。

 

三、整体设计

为了循序渐进、扎扎实实落实单元语文要素所指向的学习目标,可以这样规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

学习任务

学习活动1

学习活动2

活动目的

育人目标

学习内容

预设成果

任务一:

生活中的汉字:

“事”及“字”

选字表达

①结合近两天校内外重大事件,说说你的感受,然后用一个字总结。

 

②我们在生活中还经历过很多事情,你想用哪个字来表达你的感受呢?可用习作要求中列出的字,也可用其他字。

1.将“围绕中心意思写”与生活勾连,打开学生生活题材库

2、了解什么是中心意思,初步建立概念。

提升学生语文生活化的能力。

 

学生口头表达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任务三:

生活中的汉字:

“字”及“事”

请学生选定一个字,之后请同学们想想这个字给自己最深的感受是什么,并用一个词语表达出来。

 

理解“中心意思”,使中心意思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或观点。

 

1.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在表达和交流中提升思维和语用能力。

 

学生口头表达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任务四:

范文引航,打开思路

精读课文,学习课文是如何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

 

通过学习习作例文,体会“表达中心意思”“写清楚写详细”这两个写作训练要素

1.知道围绕中心意思写,可以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事例来写。

2.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将重要部分写详细、写具体。

3.从中心意思出发,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表达。

 

1. 唤醒学生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意识、感受其好处。2.鼓励他们逐步养成参考范文的习惯。

 

夏天里的成长》《》《爸爸的计划》《小站

 

习得本单元写作方法

 

任务五:

单元整理

 

1. 借助“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两篇精读课文的学习体会;

2. 完成“初试身手”;

3. 思考“初试身手”可以为单元习作提供哪些素材

①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意思,联系本单元所学内容,想想是用不同事例还是用一个事例的不同方面来表达

完成学习单思维导图,

1. 通过初试身手两个小练习,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意思选材

2. 通过回顾本单元所学课文,建构本次习作支架。

提升学生讨论判断,从实践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初试身手

完成学习单思维导图,搭建习作支架

任务六:

生活中的汉字:述说我心中的“汉字”

①确定详略

②拟定提纲

根据思维导图,当堂完成完整的习作。

 

当堂作文

1.养成写作文之前列提纲的习惯。

2.能根据习作的中心, 确定文章的详略。

1.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作

完成作文

任务七:

生活中的汉字:

习作修改

小结写法

写好“我”的汉字

一评:围绕中心意思选材料

二评:聚焦重点部分改具体

回顾课文片段,发现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1. 培养学生修改习作并主动和他人交换修改的习惯

2. 真正掌握本单元习作训练要素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

习作

习作修改

 

 

 

 

 

 

 

 

 

 

 

 

 

五、典型简案

指向表达,围绕中心意思写具体

【教学目标】

1. 通过习作评改,进一步掌握围绕中心意思选 择不同的事例或从不同方面来写的方法。

2. 结合精读课文和学生习作,围绕中心意 思运用恰当的方法把重点部分修改具体。

3. 与同伴交换习作,相互评价、修改习作

【教学重点】

重点:与同伴交换习作,相互评价,进一步掌握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不同事例或从不同方面来写的方法。

难点:围绕中心意思运用恰当的方法把重点部分修改具体。

 

【教学过程

一评:围绕中心意思选材料

1回顾第一课时导入

2结合评价单,自读自评

3展示学生典型习作,交流点评

展示“学生所选汉字统计表”。

欣赏习作中出现的同一汉字产生的不同题目和特别有意思的题目。

默读典型习作,对照评价单第1~2项,集体评价(见下图)

          

4、同桌互评是否做到“中心意思明确”和“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来写”

 

二评:聚焦重点部分改具体

1结合预设片段,发现要把围绕中心意思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辨析两个预设片段

师:老师所在学校的同学们在写这次习作的时候,出现了以下两个片段,你认为哪一个写得好?(出示《险》的两个习作片段)

 

反馈交流。

预设:《险(一)》围绕中心意思写,但没有写具体;《险(二)》写具体了但没围绕中心意思写。

 

小结:习作的时候,要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设计意图:“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这是本单元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通读整个单元教材可以发现,这一目标有两层含义:其一,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写;其二,围绕中心意思具体地写。本单元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指向上述两个方面;本单元“交流平台”的两段文字,也很清晰地指向上述两个方面。本环节的教学,既是为了梳理课文内容和结构,更是为了紧扣单元重点,承接前一课所学。在梳理了“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写”之后,须留出较多时间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具体地写”。】

 

三、回顾课文片段,发现围绕中心意思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1、《夏天里的成长》:表达有序,语言多变

观察表格,引导学生发现事例和中心意思的关系。

生物

时间

怎样长

1.瓜藤

一天

长出几寸

 

 

 

 

 

 

 

 

 

 

 

 

 

 

 

 

 

 

预设 1:纵横观察,关注表示时间的词;关注生长变化的词语。

引导发现:选材要紧扣中心句,逐一将关键词的意思表达清楚。

 

预设 2:调换动植物前后顺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写出生物的长。

 

 小结:围绕中心意思写得具体生动,就要在词句上下功夫。在这段描写中,作者描写有序,语言富有变化,多姿多彩。这么多的典型事物在夏天里的生长,从小到大,从无到有,生长飞快,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充满画面感。

 

 

 

2、《盼》:抽象的说法变具象

 

 

 

 

 

 

 

小结本段文字,看似在写天气,其实每一句话都能表现出“我”对 “穿上新雨衣”的盼望,这就叫“围绕中心意思具体地写”。

【设计意图:关注人物经历认知的过程。让”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抓手,抽象的说法变得具体可感富于变化了。】

 

3、默读“盼出去”的部分(第 4~15 自然段)。从哪些描写中能感受到“我”对“穿上新雨衣”的盼望?请在相应的地方写批注。

互动交流。 1)同桌交流各自所写的批注。

2)全班交流。

       

 

小结:在本篇课文中,“我”对“穿上新雨衣”的盼望,其实无处不在。

作者运用多种描写方法,非常细致地表现了“我”的盼望。这就叫———围绕中心意思,具体地写。

 

【设计意图:为了具体表现“盼”的感觉,作者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文本中处处都藏着“盼”。学生可能写下批注的地方不下 10 处,课堂提问指向指向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教师在学生汇报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能有效表现出中心意思的词句,体会其表达的妙处。同时,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体会“我”的盼望。】

 

四、修改习作

根据评价表的反馈意见,明确自己作文中的问题。利用课堂梳理的具体写作方法进行修改,从而做到对习作训练要素的真正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