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21.大自然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季阳澄
【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大自然”这一主题编排了《大自然的声音》《父亲、树林和鸟》《带刺的朋友》3篇课文。单元训练重点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本篇文章二至第四自然段重点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知道大自然有哪些美妙的声音,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了解课文的描写方法,体会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文的难点。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并会运用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从第一学段过渡到第二学段学习的阶段,学习重点转移到"学阅读”和“学表达”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困难和不适。尤其是“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的阅读训练,为此,做好课后练习的任务分析,设计好达标的步骤,以减少学生学习的不适和困难,使顺利达标,更好过渡到第二学段的学习。
【教学理念】
这篇文章应以读为本,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激情,在读中体验、品味。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妙、奏、琴”等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梳理课文条理,把握文段要点内容。
2. 能抓住关键语句,感受生动的语言,想象课文描绘的声音,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联系生活经验,抓住拟声词,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并学习表达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声音。
【教学重难点】
1. 能抓住关键语句,理解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能联系生活经验,抓住拟声词,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并学习表达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声音。
能联系生活经验,抓住拟声词,体会大自然声音的美妙,并学习表达自己生活中感受到的声音。
【教学准备】
相关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兴趣
1. 听声音,猜一猜。
(板书:声音)这个词认识吗?一起读。声音这个词语很美妙,它会带给我们的耳朵无穷无尽的享受。我们来听,这是什么声音?
预设:风声 雨声 鸟鸣声 雷声
2. 这些美妙的声音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珍贵礼物。(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声音)今天我们一起走进21课《大自然的声音》,读好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理念】 创设关于声音的情境,让大自然带领学生聆听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空间距离,让学生置身于自然之中,俨然是大自然中的一员,在情境中感知,体会到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与文本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自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 检查生字词
老师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字词学习情况:(指名读读、齐读)
美妙 雄伟 汇聚 告诉
虫鸣 激动 感受 手风琴 呢喃细语
打击 乐器 雨滴 敲打 演奏
唧哩唧哩 滴滴答答 叽叽喳喳
①第一行,谁来读?(指名读)
相机评价:你读得真准。我们一起读一读。
②第二行呢?谁来?
相机引导:鸣(míng)是后鼻音,琴(qín)是前鼻音,他都读对了,真好。
呢(ní):嗯,你读得真好,这一行还有个多音字,同学们找到了吗?“呢”这个字是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读ne。一起读好第二行吧!
③第三行,谁来?
书写“奏”字:
“奏”是本课生字,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
预设:“奏”字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注意中间要留白,最后一笔是“点”。读好第三行。
④第四行,谁来?
相机引导:同学们,发现了吗?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这些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呢?(预设:声音)像这样的词语,我们称它为“拟声词”。你还能说出几个像这样的拟声词吗?(预设:轰隆隆、呱呱)
小结:你知道的真多呀!像这样的拟声词,我们要注意积累,在习作中,用上这些拟声词,会让你的语言变得更生动!好,让我们一起来把这些词语读一遍!(齐读四行)
3.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找到全文关键句
①读好了词语,相信这个问题也难不倒大家。最能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是哪一句?谁知道?(预设: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②在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个词最关键?(生:美妙)老师把这个词写下来,请同学们在书上把这个词圈出来。大自然的声音是美妙的,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齐读)像课文的第一段话“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这样能够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我们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知道它叫——关键语句。通过关键语句,我们就可以很快地抓住文章或者某一段落的主要内容。
(2)找到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
那每一自然段的关键语句,你能不能找到呢?快速浏览全文,找一找二到四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完成课后习题二。
(3)梳理文章脉络
完成了吗?谁来交流一下。谁能根据这张图,完整地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试着用上“先、接着、最后”。
(相机板书:风 水 动物)
小结:是啊,作者围绕“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先写了风的声音,接着写了水的声音,最后写了动物的声音,像这样的文章结构,我们称之为“总分”。风、水、动物都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来感受风这位音乐家。
【设计理念】我在教学中始终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贯串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思考,大胆的展开想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快乐。
三、精读体悟,品味语言
1.作者是怎样描写“风”这位音乐家奏出的美妙声音呢?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你喜欢的语句。(引导:咱们一句一句来分享,这三句话中,你最喜欢哪一句?咱们留点机会给别人。)
2.交流讨论
(1)“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相机引导:是啊,作者写得多生动啊!
②同学们,你们听过手风琴的声音吗?在你的印象当中,手风琴的声音是怎样的呢?用几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预设:优美的,悠扬的
指导朗读:是啊,多么动听的声音啊!想象着这样的声音,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相机引导:还有谁想说?手风琴的声音是怎样的呢?
指导朗读:是啊,多么悦耳的旋律啊,这就是风演奏出来的美妙声音。请你来读好这一句。
③把风当作人来写,多么生动,多么形象。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齐读)
(2)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①同学们平时喜欢听怎样的歌曲呢?
相机引导:是啊,你们说的这些歌,风都能通过树叶演奏出来。风,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作者写得多么生动形象啊!让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齐读)
②相机引导:把树叶当作人,多么生动啊!你能读好这句话吗?(指名读)
(3)“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①以读带感,体会微风的温柔
“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轻轻柔柔的,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听到过这样的呢喃细语呢?听过的举手!请你来说,你在哪里听到的?当时听到这些呢喃细语,你内心有什么感受呢?是啊,把这种温暖读出来!)“温柔”都写出了微风的温柔。
引导朗读: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读出微风的轻柔,读出大自然的温柔。(齐读)
②以读促悟,体会狂风的猛烈
这句话不仅写了温柔的微风,还写到了狂风,有谁喜欢狂风?为什么喜欢狂风呢?
“狂风吹起”“整座森林”“激动”“雄伟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写出了狂风的猛烈。
指导朗读:多么猛烈的狂风啊!读好它!说起“雄伟的乐曲”,你能想到哪些歌曲?是啊,铿锵有力,请你读出这句话,读出狂风的特点!
③对比朗读,体会不同“风之声”的美
我们再来听一听不同的风声,相信会有别样的感受。闭上眼睛,(师配乐范读第二自然段:微风、狂风)同学们,体会到“微风”和“狂风”的区别了吗?同学们,想不想试一试。相信同学们一定读得比老师好。(分角色朗读)
④课文为什么把“微风”和“狂风”摆在一起?(预设:对比,板书:对比)是啊,温柔的微风,猛烈的狂风,风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一起读好!(齐读)
(4)“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①相机引导:这句话特别有意思,谁来读一读?“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是啊,作者说:“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会发出哪些不一样的声音呢?看着这些句子,同桌讨论一下,试着说一说。
②说话练习一
风拂过细细的柳叶,发出( )的声音;
风吹过巴掌大的梧桐叶,发出( )的声音;
风吹过硕大的芭蕉叶,发出( )的声音。
小结:是啊,所以作者说“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学生读)那么不一样的季节又有怎样不一样的音乐呢?请同学们以前后四人小组的形式,选每人选一个熟悉的季节,互相说一说。
③说话练习二
当春风拂过,感觉( )的,好像( );
当夏风拂过,感觉( )的,好像( );
当秋风拂过,感觉( )的,好像( );
当冬风刮过,感觉( )的,好像( )。
当春风拂过,感觉怎么样?好像怎么样呢?谁来说?
④小结:是的,同学们。不同的时节,不同的树叶承载着不同的声音。谁来读好这句话。“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的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评价:你读得真好,你就是风的代言人。/你的声音让我们感受到了风正在耳边演奏。(指名读)我们一起来读好。(齐读)
(5)小结
同学们,作者透过生动的语言带我们走进了美妙的声音世界,多么有趣啊!
(6)指导背诵
刚刚我们听了风这位音乐家奏出的美妙声音,你们喜欢吗?那我们就要把它记下来。选择第二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或者两句话,试着背一背。开始吧!
①谁来试试呢?把你最喜欢的那句话背给我们听一听吧!(指名背)
②同学们,会对着填空背一背吗?第一句我们一起来背!喜欢第二句的一起背一背?第三句呢?第四句,也来背一背吧!第五句,一起来吧!
【设计理念】美读感悟,放飞想象:在教学中,我始终以“大自然中这些声音真是太美妙了”贯串始终,重点指导学生美读课文,抓住描写声音的词,边读边思考,大胆的展开想象,有感情地读,自由读,分组读,师生合读,全班齐读,在读中生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感受风声的美妙,水声的有趣,动物声的快乐,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我们知道了最能概括课文内容的一句话是——“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生:齐读)是的,围绕这句话,作者先写了风的声音,再写了水的声音,最后写了动物的声音。我们重点学习了课文的第二自然段,透过作者生动的语言,我们感受到了风的美妙声音。那么作者又是如何写出水和动物的美妙声音的呢?下节课,我们再一起去寻找感受大自然声音的奥秘。
四、作业布置
课后作业:
1. 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2. 将第二自然段中描写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
3. 你还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写法,试着写一写。
板书设计:
21 大自然的声音
风
美妙 水
动物
【设计意图】我用课文的关键词的方法来设计板书,结构清晰,简单明了,比较简单直观,目的是引领学生厘清课文的叙述顺序,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