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卫丽燕  日期: 2022-05-31  点击:

23.鸟的天堂

(第一课时)

宜兴市周铁小学 卫丽燕

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部编版五上第23课课文,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生命力的热爱和赞美。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大都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他们初步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如朗读、默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等,在语文学习兴趣方面较好,动手、动口练习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是重点,能从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理念:

教学时,努力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思想。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读中感悟和发现,激发情感体验,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力求体现“充分研读,自主探究”的教学理念。

一、 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11个。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初步感受静态描写的表现手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初步感受静态描写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同学们,你们肯定到许多地方去游玩过,在游玩过程中,哪些景色让你难忘?让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名说。相机点拨(静态 动态)

3、出示:生命,无处不是生命。

4、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是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铺垫静态和动态的描写方法

(一)激情导入

1、今天,我们就要跟随巴金一起去感受那无处不在的生命。

2、揭题,齐读。

设计意图:以巴金的语言,导入课文,同时也在学生的头脑中印入了巴金所感叹生命的呼唤。】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P96,自由朗读课文

1.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分别是在什么时候去的?

2.检查自学

1)检查字词

耀、塔、抛、涨(翘舌音)

榕、桩、梢、桨(木字旁)那是不是所有的木字旁都要……呢?

眉、纠、暇(暇、瑕的区别)

出示“不可计数”的话,读(掌握了字词,那这句子你会不会流利地读?)

设计意图:通过音、形、义的学习,掌握生字词,并且有目的地分析字形,使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有效学习。

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了榕树的枝干不可计数,课文中还有什么也可以用不可计数来形容呢?(鸟)

2)指名回答问题。

(三)品析“大榕树”

1.这就是作者傍晚和早晨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那作者傍晚第一次去看到不可计数的枝干里到底有多少株榕树呢?自由读59自然段(一株、许多株)

2.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那这是一株怎样的榕树呢?

(这是一株茂盛的榕树)

从哪读出这是一株茂盛的榕树?(学习第七自然)指点朗读

除了第七自然段,还从哪看出它的茂盛?(第八自然)重点学习“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指导朗读

3.就是因为它有这么旺盛的生命力,所以作者才会在远看的时候认为有许多株榕树。

出示第5自然段,读,你从哪读出这是茂盛,并且有旺盛生命力的榕树?

 “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理由呢?(看不出主干)为什么看不出主干?(它很茂盛)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它很茂盛?

出示: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

除了看出茂盛,还能看出什么?(旺盛的生命力)

这体现了树叶真绿的可爱。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本重点段落的赏析,以读促悟,了解作者由远到近的观察顺序以及静态的描写方法,以学为本,以生为主,突出方法的学习。

(四)小练笔

过渡:一片土,一棵树,一块田……都是生命。看,这是一棵千年古银杏,请你观察远看和近看的图片,拿出纸,将你看到的写下来。

点评(角度:观察顺序,抓住特点)

设计意图:以文为例,通过训练体现“语用”,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五)小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随着作者第一次经过了“鸟的天堂”,看到了一株茂盛的大榕树。下节课我们再去“鸟的天堂”一探究竟。

(六)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习题第1.2题。

2.推荐阅读郑振铎的《鸬鹚》。

 

板书设计

23.鸟的天堂

          大榕树          由远到近

   美丽  旺盛         静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