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忆读书》教学设计
宜兴市范道小学 梅一枝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
从文本内容来看:《忆读书》一文作者冰心,这篇回忆录,就是冰心奶奶向孩子们讲述读书的问题,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流进了学生的心中,激发了孩子读书的兴趣,让人终身难忘。从文本结构来看:首先文章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总说读书,引出下文。当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读书经历的讲述。直到文章结尾强而有力得出总的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中,旨在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中,落实“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一语文要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从而形成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梳理信息的方法,如“圈画信息”“分条列出信息”“借助图表梳理信息”等,但在理清作者的读书经历后,学生不一定能选用合适的方法完成提取信息、按要求分类整理,更难体会每一种梳理方法的好处,这对五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挑战。
【教学理念】
从学生读过的书导入,让新课与学生认知构建联系;再从关键词语中理清叙述顺序,从重要语句中感受作者的“感受”,再依据捕捉到的信息,概括主要内容;随后,依托表格把握信息要点,默读圈画,小组讨论,交流作者的读书经历,在探讨中发现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体会读书感受,并且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读书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读书的快乐,理解“读书好 多读书”的含义,让学生对读书的好处有了更为广泛的理解,也引导着他们走向阅读深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表达方法,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书的认识,感受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课外阅读的推荐,更是让学生真正愿意去“多读书,读好书”。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津津有味、一知半解”等词语的意思。
2.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要求梳理信息,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初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含义。
3. 初步了解读书方法,感受读书的乐趣。
4.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初步体会“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意思,交流各自的读书经验与独特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根据要求梳理信息,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初步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含义。
2. 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初步体会“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PPT课件、板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的《忆读书》(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 这是冰心写的一篇叙事散文,看她的作家卡片(出示卡片),快速默读,说说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设计意图: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读书明智”,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从古至今学者读书的态度、经历、方法与感悟,为学生的读书学习指明了方向。教学伊始,从学生读过的书导入,既是对唤起读书的兴趣,又自然地引出本课作者冰心,让新课与学生认知构建联系,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产生学习动力,为后面的学习交流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初读(一)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圈出表示读书顺序的词语。
学生自读,教师巡视评价:(同学们读得很认真、姿势很正确)
2.检测词语:
①第一行:《荡寇志》、《水浒传》、万卷书
理解“传”,齐读。
②第二行:舅父、诸葛亮、贾宝玉
关注字形特点,指导书写:舅
③第三行:无限期待 心动神移 不能自已
指导读出作者读书时的美好感受。
3.交流顺序: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自己的读书经历的?
(2)你找到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
(3)看冰心读书的时间轴,有发现吗?
4.梳理全文结构。(板贴: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
(二)梳理信息:
1.刚才我们梳理了时间这个信息,初步了解了她的读书经历。其实要想真切了解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除了时间,还需要梳理出关于读书的哪些信息呢?(板贴:梳理信息 )
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数目、感受。
2.快速默读2—6自然段,圈画关键词语,结合表格说说冰心七岁时阅读《三国演义》的经历。
(1)结合关键词语,分布梳理冰心听读和自读的感受。
相机完成表格。
阅读时间 |
阅读书目 |
阅读感受 |
七 岁 |
《三国演义》
|
津津有味、无限期待 |
引起了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
(2)指导学生抓住读书时间、书名、感受等信息,把她七岁的经历说完整。
小结:刚刚我们梳理了信息,了解了冰心奶奶7岁时的读书经历。
(板贴:把握要点)
接下来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7-10自然段,用同样的方法,借助学习单上的表格,连贯地说一说冰心奶奶其他的读书经历。
阅读时间 |
阅读书目 |
阅读感受 |
十二三岁 |
|
|
中年以后 |
|
|
1980年后 |
|
|
|
|
|
|
|
|
|
(1)引导交流:十二三岁读《红楼梦》起初兴趣不大,人物使我厌烦;中年再读,尝到了新的滋味。)
(2)引导交流:1980年回国后,冰心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丢下烦琐《封神榜》……
小结:冰心不同的时间,读了不同的书,方法也不同,感受不同,(板书:方法)童年时候一知半解读《三国演义》,后来反复读《红楼梦》,将《封神榜》《荡寇志》与《西游记》《水浒传》比较读,都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收获。
指板书齐读“读书好”!
出示“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设计意图:“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让学生从关键词语中理清叙述顺序,从重要语句中感受作者的“感受”,再依据捕捉到的信息,用一句话来概括主要内容,不仅锻炼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学习就在学生亲身参与中真实有效地发生了。)
三、精读
1. 她为什么会感到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呢?默读课文2-8自然段,想一想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呢?圈画关键词句,用心体会,在旁边写一写你的感受。
2. 抓住关键词交流:
(1)第三自然段
①津津有味:讲到对书的着迷、趣味浓厚。教师评价:听得这样投入,怎能不是一种快乐?
②无限期待:很想知道故事接下来讲什么啊!评价:十分向往!
③含泪上床:为什么哭?(看来她对这本书太感兴趣了!)
师:作者竟然因为一个故事就要哭着上床!其实作者读《三国演义》不止哭这一次,文章当中还有,你们找到了吗?
出示:第五自然段:哭了两场
质疑:明明哭了一场又一场,怎么能说快乐呢?(为人物的悲而悲。是啊,她完全沉浸在书中了。)
教师引读。
其实哭也好,喜也罢,都是她读书最大的快乐。
那同学们,你们读书的时候,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
此时此刻,你一定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我们一起再来把这句话给读好了:“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3)第四自然段(我们来看还有这样一种读书方式,引出4)
什么是一知半解的读?就像我们平常说的秀才识字读半边。那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到底好不好呢?
预设:
①赞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②不赞成,会造成错误理解。
既然一知半解地读会造成错误理解,冰心奶奶怎么还能从中体会到快乐啊?(读着读着就了解了故事的内容,而且越看越明白,还引起了对章回小说的兴趣)
(4)出示第六自然段
①介绍章回小说。
出示回目,读着这些回目,你有什么感受?
评价:作者正是被这些回目深深吸引,感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指板书:读书真好哇
②作者也被章回小说的人物深深吸引。《水浒传》中一共刻画了108将,每个人都有其生动的性格。老师讲他的绰号,你们能猜出他的名字吗?及时雨(宋江)行者呢?(武松)母夜叉是谁啊?(孙二娘)黑旋风,这个男同学举手最快(李逵)
是呀,读着这样生动的人物形象,作者怎么不快乐呢?齐读“读书是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第七自然段:尝到了书中的滋味
小结:你看,像这些经典的书,慢慢地读,总能遇见里面的精彩。
(设计意图:让学生依托表格把握信息要点,先默读圈画,再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作者的读书经历。在探讨中发现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体会读书感受,并且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读书经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受读书的快乐,理解“读书好 多读书”的含义,让学生对读书的好处有了更为广泛的理解,也引导着他们走向阅读深处。)
四、作业
1. 推荐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两本书冰心奶奶也特别欣赏,读过的可以再读读。
2. 回忆一下自己读书的经历,选择你适合的方法进行梳理。
(设计意图:读中悟法,读中学法。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表达方法,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让学生进一步提升对书的认识,感受读书给自己带来的变化。课外阅读的推荐,更是让学生真正愿意去“多读书,读好书”。)
板书:
梳理信息 把握要点
时间 读书好
26. 忆读书 书名 多读书
(快乐) 感受 读好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