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宜兴市红塔小学 李慧玲
【教材分析】
《古人谈读书》是五年级上册八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都是关于读书的文章,语文要素是“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读书的好处已经有所体会。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得了一些阅读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理解文意的能力,但在文言文的学习中,理解句意仍然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引导学生恰当使用借助停顿、注解、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等方法,关注古今异义,来理解文意。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围绕读准字音、理解意思、读出停顿、传授学法、联系实际,设计活动。首先让学生关注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的重点,然后多种形式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然后采用先扶后放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而把握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含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借助注释或经验理解课文大意。
3、梳理感悟古人读书智慧,初步形成正确的阅读趣味,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合理断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大意,背诵课文。
3、梳理感悟古人读书智慧,初步形成正确的阅读趣味,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概括本单元的三篇课文的相似之处——均与读书有关。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3、提问:这篇课文中分成一、二两则,第一则出自于哪一本书呢?(《论语》)生补充《论语》的相关知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出示句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辨别“知”的读音及意思。
(2)再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请同学们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要求:读出停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齐读
(5)尝试背诵
3、总结学法:
学习第一句话的时候,一共读了三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理解意思,三读:读出停顿。自由练习读一读剩下的五句话,对照注释想想是什么意思,可以读给同桌听一听。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生读,辨析“好”字读音
(2)说一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聪敏又喜欢学习,是不会以向地位、学习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的。)
(3)试着把这句话背下来。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生读,“识”在这句话中表示什么意思?(记住)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不满足,教诲别人不厌倦。)
(3)遇到不理解的生字,可以用组词的方法理解。
(4)学写“诲”和“耻”二字。
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生读准字音,读好停顿
(2)释义(我不是生来就是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通过勤奋敏捷去求取知识的人。)
(3)生再读。
7、“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女生齐读
(2)试着联系实际猜一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
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指名读
(2)生释义(我曾经整体不吃饭,彻夜不睡觉,苦思冥想,也没有什么收获,还不如去学习为好。)
(3)齐读。
三、整体理解
1、齐读第一则。
2、去掉句读后,再尝试。
3、孔子的这几点读书体会,哪一点对你很有启发?
4、尝试背诵。
5、点拨孔子的学习精神与文化
四、作业
1、背诵《古人谈读书》第一则。
2、收集古人读书的故事,与大家交流。
五、板书设计
《论语》 谦虚 求实 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