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本周参与了工作室致用理念下语文主题式学习第七次课堂研讨活动,无论是工作室老师还有魏特的课堂展示和专家的主题讲座,都让我对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有了更多的思考。
我们总说要单元整体教学,也经常提到“大情境”,当天我观摩了《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群文阅读》这三节课,就很好的展现了单元整体教学中,情境该如何设置和运用。以往教学中,为了达成情境目标,我们总是为课堂套上一个看似贴合,也源于生活的情境。比如说拍个电影,发个朋友圈或者演个剧等,新奇的情境层出不穷,但这样的情境往往开头套一套,中间点一点,到最后却没有带领学生去实现这个情境,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一切情境都还是假的,因为他们没有真实的参与过。那么什么样的情境才是有效情境呢?这三节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示范:从单元出发,整体把握,通过挖掘校园特色,创设“书香东域,争做睿博阅读者”的大情境,本单元所有课程都是在这个大情境下开展的,每一课的具体情境既有不同,但同时又互有关联,每一课学生都有所得。而他们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以及得到的“书香小蜜蜂卡片”,在本单元学习结束之时,又能够作为一个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依据。在最后让学生参与评奖,是真正的在这一单元情境下实现了闭环,学生真实的参与过,主动地争取过“书香小蜜蜂卡片”,那么最后的评奖就是有意义的。所以这几节课让我看到了,单元整体情境的创设要真,教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边的独特资源,从儿童出发,通过情境将单元内的课文串联起来。但同时我们又要看到,我们的课堂如何避免成为披了一层情境“皮”的课堂呢?那就是情境的设置应该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我们的教学实际,将教学重难点融入情境之中,让情境成为教学的帮手。
下午魏特的《中华智慧故事》,将单元几篇课文放到一节课来上,通过“看到”+“思考”=“智慧”这个思维公式,串起整个课堂,我突然发现我以前理解的情境太狭义了。思辨型任务群对应的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注重思维上的引导,在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学着魏特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一个思维模式,进而去挖掘文章内容,感悟形象。
每一次学习都有一些收获,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