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资讯快递

聚焦新课程标准 解码语文学习任务群——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开展暑期线上主题研修活动

作者:邹清  日期: 2022-12-10  点击:

导语:

725日至729日,蒋成荣致用语文工作室全体成员在导师组织下参加2022课改中国行学习新课标,聚焦语文学习任务群专题研修活动,聆听9位专家报告,解码新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学习任务群是语文学习的创新标志。导师要求学员们在聆听专家解读中聚焦学习任务群,弄清“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问题,厘清概念,理解课程价值,弄清怎样让学习任务群落地生根。结合专家举的案例要不断追问“为什么这样设计”“还可以怎样设计”“怎样设计更好”。追根溯源,自主建构起对学习任务群的理性思考、实践指导。

 

专家风采

吴忠豪

吴忠豪教授解读了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内涵——结合学生生活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任务驱动方式开展进阶式的语文实践活动。吴教授认为当前应该依托统编教材,设计学习任务群,应注意:1在运用语言实践中领会语文知识2语文基础必须落实3设计学习任务群,需整合教材资源。4聚焦学习任务解读单元课文5、自觉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实践。

学员感悟

於敏:吴忠豪教授的讲解为我们一线教师探索、实践、研究学习任务群指明了方向,特别是把学习任务群如何结合统编教材、语文要素应用、改编的注意要点,一针见血。

施雪梅:在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中学习语文,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目的性、问题意识、任务意识,而且学以致用,便于知识的建构与能力的提高。

陆婷婷:原来学习任务群并不是简单的生活学习,吴教授让我们直观感受到从静态的“知识传授教学”转变为动态的学生主动的“言语实践过程”的价值与意义。

 

专家风采

史春妍

史春妍老师明晰了“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价值定位、总体目标与设计原则,讲解了当前识字教学的误区及问题诊断、统编教材各年段识字板块的编排特点及教学目标。史老师重点解读了“双线”并进策略,展示团队自主开发的《食在金陵》《创建线上汉字博物馆》等学习任务群,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不断积累语言材料经验,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汉语的文化内涵。

学员感悟

芮彧:汉字和语感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循序渐进,贴近生活,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孩子们的语感能力。

张梦姣:在今后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我将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的训练,让教学回归本真、回归现实,有效夯实学生语文知识基础。

 

专家风采

何必钻

何必钻老师理清了语文课程目标内容体系,理性阐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概念、课程功能,对照课标分学段结合统编教材解读任务群的内容呈现形式,归纳出“融合性”“生活化”“阶段性”的编排特点。何必钻老师以《故宫博物院》、《西门豹》、“家乡的文化”学习任务群设计为例,展示任务群的实施路径,强调设计过程中要做到:学习任务重情境、学习活动重实践、学习过程重思维、学习成果重评价。

学员感悟:

余杨:落实“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时,应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

朱晓玲:何必钻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明白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实践能力,从而进一步为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积累社会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专家风采

景洪春

景洪春老师结合深度学习的研究,介绍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内涵与价值中的独特与共性。依托杨向东教授“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模型”,景老师引入单元学习任务中的深度教学设计,即聚焦学习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要求,确定单元教学目标;选定任务与情境;开展具体、可视的学习活动;完成单元相关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梳理。景老师通过《彩笔绘生活 写清一件事》、低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任务学习两个案例,具体解读学习任务群下的单元整体设计,凸显了任务驱动,先写后教,以写促教、多向交流,写作实践为中心的设计特色。

学员感悟

施文瑶:统编教材“双线组元”的特色为大单元教学提供了便利,应当在学生发展需要的预期目标下,在单元任务学习的整体框架内,整合教材资源,创设丰富生动的任务情境,进行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赵琇雯:景老师多次谈到过程性评价,使我深受启发,我们应当先让学生知晓评价依据,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深度探究,从而达到了拨云见日之效。

 

专家风采   

金玉

金玉老师基于统编教材,分享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实施建议涵盖了前提(主题的确定)、基础(文本的选择)、方向(目标的厘定)、关键(情境的创设)、重点(听说读写的整合)、质量(学业成就的评价)、支持(资源的开发运用)、保障(三组关系的处理)等八个方面。金老师结合团队的实践重点分析了情境的创设和听说读写的整合,强调应多维度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情境,凸显实践性;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遵循突出活动的审美性、情境的人文感、整合的进阶度的活动原则,基于差异化需求、文本类型、“相同要素”确定整合的策略。

学员感悟

陈城:本任务群的价值取向关键词是“审美”,我将结合金老师的建议,对教材进行分析和整合、拓展,落实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在学生心中播撒“美”的种子。

费娇:听了金老师的讲座,我明白了真实情境并不局限在现实的真实,还包括可能的真实,虚拟的真实。学生在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中越贴近内心需求,就越能深度体验。

 

 

专家风采

宋飞

宋飞老师旁征博引溯源“文”的内涵,理性辨析“文学”与“文学性”,以文字为准绳,对六大任务群作出天平式的关系解读,明确“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逻辑起点;在观念向度中区分观念和大观念,核心素养范畴和真实情境范式;列举多个案例,重点对任务群的整体构型进行了探索,引导老师们尽力探究“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的底层逻辑。

学员感悟

韦燕文:真正的语文课堂应该重建通过积极语用来释放学生心智活力的“表达本位”新范式,始终让儿童自在表达放在尊重儿童本位,注重儿童精神的成长的前提之下进行活动的设计、展开。

黄晨:宋飞老师启示我们以文字为准绳,回到语文教学最初的样态,同时我们要注重高阶思维的发展,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在思考中进步,在实践中提升。

 

专家风采

薛法根

薛法根老师围绕“培养有见识的阅读者与负责人的表达者”这一主题,解读“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内涵与精神。薛老师列举大量教学案例重点剖析任务群的活动组织:以《为人民服务》学习活动为例,介绍阅读、探究、表达等活动的设计;以《田忌赛马》为例,指出活动设计应体现以问题导入、以结果导向、以理性思维导航的“三导”,突出思辨性;以《落花生》为例,强调遵循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学习逻辑,合理安排先后顺序,呈现连贯的活动链,突显“连贯性”。薛老师还通过《世界真奇妙》主题任务单元整体设计,详细介绍了确定学习主题,提炼核心观念,选择阅读文本,设计情境任务的任务群实践建构策略。

学员感悟

杨思捷:“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应以理性为取向,注重思辨性要素;以任务为驱动,注重创造性设计;以整合为特征,注重情境性学习;以活动为载体,注重支架性思考;以现场为焦点,注重表现性评价。

王婧:薛法根老师的讲座,让我真实感受到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技能本位”转向了“素养本位”,应当坚持以生为本,以情境为径,以终为始。

 

专家风采

李祖文

李祖文老师认为“整本书阅读”任务群是由“无序”逐步到“有序”,由“感性”逐步到“理性”,由“独立”逐步到“融合”的。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提示”中,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概念,给出的“融合”的途径——统筹安排课内与课外、个人与集体的阅读活动,集中使用每学期整本书阅读课时,兼顾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阅读,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时间阅读整本书。

学员感悟

王媛:李祖文老师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启示我们整本书阅读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每本书的不同特质、结合单元的训练重点来确定整本书的“教学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邵梦婷:关于整本书阅读,李祖文老师的讲座给我以下启发:一、以学生自主阅读活动为主;二、合理选择学习资源;三、考察全过程,以学生的阅读态度、阅读方法和读书笔记等为依据进行评价。

 

专家风采

李竹平

李竹平老师从意义、设计、资源三个方面对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进行解读,他认为万物互联,生活不分学科,跨学科学习正当时。此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应该体现向心力、驱动力、整合力和发展力。在资源方面,跨学科学习主题、任务无处不在。李老师还用一年级“创作春日之书”和六年级“难忘小学生活”学习活动的例子,详细介绍了“跨学科”学习任务设计的基本思路:确定任务主题——分解子任务——整合学习资源——提供学习支撑。

学员感悟

蒋小云:李竹平老师通过一系列精彩丰富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案例,为我们指出了理解和实践跨学科实践的四个视角,即常识的启示、课标的指引、教材的支持和学生的需求。

蔡韫唯: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设计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深入的了解,对学生成长生活有一定的参与,同时还要求任务设计者自身知识面广泛。李竹平老师的讲解为我在今后任务群设计和课程实践中树立了灯塔。

 

结语:

思想根部的充盈,才会有拔节生长的力量。本次主题研修活动强化了我们对新课标的内涵理解以及学习任务群的结构形态、实践样态等的认知,指引我们把准方向、精准前行,为新学期的课改新征程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