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探寻教学真谛,点亮课堂明灯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
王荣生教授凭借深厚的学术底蕴,为语文教学剖析了各类课堂现象。研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我深受启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一、紧扣文本体式,定位教学目标
王荣生教授反复强调文本体式对教学内容的决定作用。在部编版五六年级的教材里,体裁丰富多样,教师需依据不同的文本体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授五年级上册《松鼠》这类说明文时,应当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上,让学生体会这些方法如何生动、准确地描述事物特征。若忽略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情感体悟上,就偏离了教学的正轨。同样,在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讲解《桥》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和神态的细致描写,感受老支书的高尚品质,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技巧。只有精准把握文本体式,才能明确教学方向,提升课堂效率。
二、重视学情分析,实施有效教学
教授认为,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五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以六年级下册文言文《学弈》的教学为例,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他们自主探究文言文的语法特点,尝试用现代文改写故事;而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则需侧重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大意。通过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学有所获。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作业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三、关注课堂生成,提升教学智慧
课堂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王荣生教授鼓励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发言,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在学习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时,学生可能会提出“诸葛亮为什么选择第三天去借箭”等超出预设的问题。教师应敏锐地抓住这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还能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面对课堂生成,教师要保持冷静,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应对,将其转化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为我的教学指明了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将书中的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