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读《给教师的建议》:探寻语文教学的智慧密码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犹如一座光芒万丈的灯塔,为教育之海的航船指引方向。书中100条建议,条条精准实用,为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注入新活力。结合部编版五六年级语文教学的实际,我有了诸多深刻的感悟。
一、巧用阅读策略,厚植语文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反复强调阅读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他指出:“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部编版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应将阅读教学视为重中之重,通过多样化的阅读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五六年级的教材中,有着丰富多样的文本类型,从经典的记叙文到优美的散文,从有趣的说明文到寓意深刻的古诗词。教师要依据不同的文本特点,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在学习五年级上册的民间故事单元时,像《牛郎织女》这类故事性较强的文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快速浏览的方法,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脉络。之后,鼓励学生进行复述,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而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散文《草原》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放慢阅读速度,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通过圈点批注的方式,感受作者对草原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蒙汉情深的真挚情感。在阅读古诗词时,如六年级下册的《石灰吟》《竹石》,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体会诗人的高尚品格和远大抱负。
此外,为了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定期开展阅读分享会、读书漂流等活动。在阅读分享会上,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近期的阅读心得,推荐一本好书,交流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和收获。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善用生活素材,激活写作源泉
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学生对写作望而生畏,觉得无话可写。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让学生有真正的体验,有对生活的深刻感受,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这启示我们,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写作素材。
在部编版五六年级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写作主题,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经历。在五年级下册的“形形色色的人”习作单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熟悉的人,如家人、老师、同学等,捕捉他们独特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等细节。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如拔河比赛、手工制作、参观博物馆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积累写作素材。活动结束后,教师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
除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他人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围绕中心意思写”习作单元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范文,如老舍先生的《猫》,让学生分析作者是如何围绕猫的古怪性格这一中心意思展开描写的,学习作者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节描写来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之后,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三、关注学生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天赋和潜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教学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时,教师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分析作者在叙事过程中是如何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突出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的。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则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学习能力。如在学习生字词时,教师可以为这部分学生设计一些简单的识字游戏,如“汉字接龙”“猜字谜”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作业布置方面,教师也可以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业,如阅读相关的课外书籍,写一篇读后感,或者进行小课题研究等。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如抄写生字词、背诵课文等,帮助他们夯实基础。同时,教师要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给教师的建议》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深入研读这本书,将书中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部编版五六年级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