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角”包饺子
学校:宜兴市城中实小 班级:五(8)班
姓名:杨梓妍 指导老师:陈陆云
“好吃不?”“嗯!特香!”,我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和家人一起聊天,望着窗外绽放的烟花,不禁感叹:“自己动手,吃啥都香。”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全家一起出动,包起了饺子。爸爸首先出场,他摇身一变成了“武生”。只见他抡起一把菜刀,咚咚咚,敲在砧板上,发出新年厨房中第一声喜乐。他满脸通红,像过关斩六将的关爷。爸爸剁肉可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横竖各剁八十下”,“切忌肉断筋连”,都颇有点兵法的味道。
下面亮相的是奶奶和妈妈。妈妈是“花旦”,灵巧地演绎着“和馅儿”。只见她翘着兰花指,拈点盐,再倒点调料,在厨房演奏新年的西皮流水腔。奶奶则是“青衣”,举手投足间尽显从容。奶奶明明只是在案板上揉面,而那双手却像舞动洁白的水袖。
嚯!生、旦、净、丑齐亮相!我也不愿闲着,待“花脸”爷爷擀完皮儿,我便包起了饺子。我学着手机上人家的样子,拿起一张饺子皮,摊在手心,用勺子挖一点儿馅,放在饺子皮儿上,再在手指上沾了点水,往皮的边缘上涂,然后轻轻对折,捏起一个边,往上边轻轻按,每次尽量捏得均匀些。可是,我的手指头却不听使唤,包得像个大青蛙,不仅不美观,肚子也大得出奇。哎,原来是馅放多了。我又特意只放一点儿馅,可一包……哎呀,变得像个干巴老头,又小又瘦,原来是馅放少了……我急坏了,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来,慢慢练习,耐心地包。“拉一下,捏;拉一下……”呵,这回,包得不胖也不瘦,还挺好看——呀!成了!我兴奋得跳了起来,可一照镜子——嘿!那白白的面粉沾了我一脸,活脱脱一个“丑角儿”!
“吃饺子喽!”妈妈一声喊,我立刻跑了过来,吃着自己包的饺子,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哈,看着简单做着难,自己辛苦的成果就是香!
点评:这篇习作小作者围绕“京剧名角”包饺子为独特视角,细腻地刻画了在一家人的协作下完成传统美食——包饺子的制作,写得生动有趣,详写作为“丑角”的我在包饺子时洋相百出的镜头描写,使过年时的趣味和幸福感扑面而来。(指导老师:陈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