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宜兴市广汇实验小学 陈陆云
盛夏热暑,栽培光阴;研学课标,深耕课堂。
新课标是教学的一杆秤。为了了解、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变化,我翻阅了2022年版新课程标准,在这里分享四点的想法。
一、聚焦三有,抓好“立德树人”,
义务教育新课程依据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培养目标,建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标准再到教学目标的层级化的“树人”目标体系,[1]聚焦三个关键词,抓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语文/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徐鹏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6,2
二、 学科素养,落实“树人目标”
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双基目标”,教师侧重讲授知识,学生无法积极实践,造成学用分离。
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为,实践割裂,教学目标被贴上标签,与育人分离。
新课标围绕 “核心素养”为导向,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2]从抽象目标分解为具体目标,让语文教学有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4.2.
三、立足教材,组织单元整体教学
整套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组织单元,且“单元”是语文教材中的自然单元。在小学阶段,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充分尊重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在保持教材单元完整的前提下,对单元内的各类课程资源进行重组,并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开发和补充新的学习资源,形成单元内的课型规划、内容设置、课时划分和活动安排。
四、活动实践,设置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整体规划,根据学科特征,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体现连贯性和适应性。[3]
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关注学习流程转向关注内化过程。学生将外在的目标转化为内在的需求,让自己在真实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经历由知而能、由能而智、由智而善而美的进阶体验,学会语言运用,发展思维能力,促进审美创造,增进文化自信,实现高质量的语文学习,获得“带得走的语文”。[4]
[4] 薛法根.语文: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评?|新课标大家谈.《人民教育》
学无止境,勤则可达。教学相长,互惠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