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课标共成长
作者:胡舟雯 日期:
2022-08-29 点击:
次
屋外,七月流水,铄石流金;屋内,头脑风暴,受益匪浅。致用工作室短短的假期培训,就如同一股夏日的凉风瞬间吹散了我心头萦绕的闷热。更让人惊喜的是,经过洗礼,我对2022版新课标的内容有了更深刻、更完善、更清晰的认识和感悟。
一、认清自己肩负的使命
首先要以德为先。曾有人这样说:“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在小学老师的讲台上完成的。”可见,作为一线的小学教师,担负着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启蒙和铺垫基础的重任,对此,在2022版课标把“德育为先”放在第一位时,我深感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在理解课标内涵的同时,结合教学实际,用好课标,用好教材;面对学情,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把“德”的教学落实在教学之中,落在实效之时。总之,我们应保持“求真、务实、大爱”的理念。
二、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首先,要保持友善的教学态度,不刺伤任何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其次,公正、宽容、尊重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第三,兴趣广泛,以此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机智;第四,要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第五,对学生要有耐心,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始终以饱满的情绪展现在学生面前;第六,与学生的思想俱进,与2022版课标共进,教学相长。
三、坚守课堂这个主阵
课堂,是教师的修道场。课堂,也是生命的课堂。课堂之上,我们首先要做到眼中和心中都是学生,牢牢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其次,要充当好教育的“先行者”的角色前,必先当好“研究者”,在当今教育的大时代,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才能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之中游刃有余。此外,还可以带学生“走访——寻根——考察——实践”,在体验中成长,把课堂拓展到实践中,让教学真正走向综合性教学。
四、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
2022年语文课程标准对于“核心素养”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分为四个部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这给我设计学案指明了方向。只要把握住核心素养的内涵和要义,才能真正以素养为导向,实现科学育人。新课标中的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三个层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看是分开,实者互相关联,他们有着密不可分的逻辑关系,只有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断探索,才能在反复实践中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此外,“大单元整体教学”,优点颇多。还有“大概念”“大情境”等核心热词,无不提醒我要更新观念。
是啊,学习,我一直在路上,清楚自己的跑道,保持教学的初心,拥有进取的姿态,坚定不移地执行“双减”,与新课标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