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致用”语文工作室研讨活动感悟

作者:何嘉璐  日期: 2025-03-06  点击:

通过本次活动,尤其是听了黄老师所执教的《故事二则》,我对“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单篇教学”有以下两点思考:

1、在单元整体中,单篇教学有共性。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每一篇单篇课文的教学都要关照单元整体。首先,整个单元中的每一篇课文要有一个同样的情境,一以贯之。在教学四上第八单元时,三位老师都是以“俊杰故事会”为情境的,设计的任务也都是“讲述俊杰故事”,都关照了单元目标“简要复述课文”。同时,在黄老师的教学设计中,三篇课文教学都用到了一个同样的学法,那就是“填写情节单,抓住主要人物,按顺序理清故事情节”。这两个共同点就体现了这三篇课文能构成一个单元的原因。

2、在单元整体中,单篇教学要进阶。虽然在同一个单元内,教学每一篇课文时会有共性,但也不能用完全一样的教法,教一样的内容,那就没有必要设置三篇课文。每一篇课文的教学肯定还有差异性,要体现难度的升级,要实现学生语用能力的进阶。在这次的活动中,三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第一位老师把教学重点更多地放在如何读好文言文、理解文言文上,关于“简要复述课文”这一目标只是简单带过;第二位老师则重点教学生如何“简要”复述故事,并要求每一位同学来讲俊杰故事;最后,黄老师在教学《故事二则》时,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既关照了复述故事这一单元目标,但也没有花过多的时间去训练,而是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感受人物形象,并自己总结从中明白的道理,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思辨性。这就使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每学一篇课文,都能有新的收获,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也告诉我们,在设计教学时,如果按顺序教学,要设计进阶式的任务,或者根据需要重新合理安排单元内课文的教学顺序,力争充分实现每个单篇课文的教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