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让孩子爱上阅读

作者:袁丽群  日期: 2025-03-05  点击:
让孩子爱上阅读
                      ——读《薛瑞萍班级日志》有感
这学期我拜读了《薛瑞萍的班级日志》,首先,我很佩服薛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中能坚持写日志,读后,我更觉得薛老师是一个真人。她真实的、朴实的、诚实的,不虚假,她做的是实事,说的是实话,写的是实情。薛老师的文字自始至终充满吸引力的原因所在,更是她的课堂洋溢着清新生命力的奥秘所在。书中没有大量的理论说教,也没有任何游离于教育之外的走秀,有的只是自己真实的一言一行。
薛老师把阅读看得很重。她认为“阅读是一辈子的事情,而快乐是让我们成为终身读者唯一可靠的动力” 她还说:“愿意读,喜欢读,这是最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种蒙眬而整体的喜欢,一切启发和指导都是外在的,无关于成长的本身;如果他们爱读,继而因为阅读而提升了精神品位,丰富了生活乐趣,保持了心灵的柔软和灵敏——其他种种,该得的,只要努力就会轻易得到。”这部手记如实地记录了看云一步步引导孩子们走入儿童阅读的美好世界的温馨历程,读后感触颇深。面对当前语文教学形式的日新月异,她自岿然不动,以自己的“我爱读,带学生读;我爱写,带学生写;我爱思考,带学生思考。”应对外界的瞬息万变。她更像一位诗人,守望着自己的园子,悠然地侍弄一株株花草,只管耕种,不问收获,欣然享受“鲜花灼灼开放,小树蓬勃生长”的甜蜜与幸福。 “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让孩子热爱阅读,就是让孩子热爱生活,就是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温暖明亮的底色,就是让孩子获得自我教育的能力。
书中的思想、教育理念正是我所追求的 
读书观——她每天都要大声朗读一小时,或在旷野,或在空屋子,或在自己的学生面前,尽管他们不一定能懂,但这也是一种熏陶,熏陶得这群小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甚至爱大声读书的人。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间断和兴致勃勃。只要在读,只要这周比上周进步了,就值得高兴,就应该鼓励。她所带班级孩子们的日有所诵量之多让我们瞠目结舌,也让我们心中产生疑惑:她班的孩子个个都特别聪明吗?那么多的内容每个孩子都会背诵吗?让我们来听听她的心声吧:
“把跟你投缘的人教好,不投缘的人不要伤害他。”
“为了发展每一个学生,是不可能的。”
“该打马虎眼的,坚决打马虎眼。”
“布置时统一要求,检查时因人而异。”
  薛老师如是说,无论社会和教育进步到什么地步,都不可能让所有儿童都热爱学习,我们要正视孩子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发展,教育不是万能的――学校教育更不是。可事实上,我们为师者面对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不够好的“弱势群体”时,往往太过于较真儿,甚至不理智地对学困生大发雷霆。就因为几个“学困生”而耗费了老师大量心理能量,使得自己负载前行,工作低效,也是整个班的学习和生活变得低效。
薛瑞萍的课堂就这样时时流溢着灵动与活力,如淙淙流泉,似灿烂山花,生动清新.薛瑞萍老师笔下的课堂是真实的,课堂后面的薛瑞萍老师更是真实得令人难以置信。为此她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不说爱》,她不像大多数的教师一样标榜自己有多么爱学生。在她认为,可以让一个人不顾一切,牺牲自己去爱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的孩子。对于学生,那是尽职。其实,尽职尽责,又是何其不易呀。若能尽职尽责,自然也就是爱学生了,那是师爱吧。只是,薛老师不说罢了。她对完不成作业的学生也有无奈之举——发飙,罚抄诗歌、散文。  她对那些“冥顽不化”的捣蛋分子也束手无策,有时甚至扬起手臂,想给以一记响亮的耳光。她可以翻学校墙头回家,只为了多呵护儿子半小时.她的业余时间多在“看电视、和孩子聊天、陪母亲散步”中度过。你见过这样的名师吗?你见过这样写自己的名师吗?但这样的名师你不觉得更亲切、更真实、更人性吗?她就是如此个性十足、爱憎分明,不掩饰、不粉饰自己,你能说这不是一种澄澈与坦荡吗?这也许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吧,如山泉般清冽,不染纤尘;如江洋般深远,奔向未来。  
  她的语文课堂真实美妙,扎实且高效,根源在于她的课堂是植根在她丰沃的阅读原野之上的。是啊,二十多年的大量阅读,积淀了她令普通教师难以企及的高度;二十多年的丰富阅读,使她的语文这般美妙——“平时上课就是妙语连珠、口吐莲花;掌声不断、笑语相连;或悲或喜、或嗔或怒——调动学生的情绪,像乐师按动琴键一样得心应手。 她一边自己阅读,一边领着学生阅读,还在课堂上把经典读给学生听,也让学生在课堂上读经典。一旦孩子的阅读上路了——课外阅读调来四面八方的涓涓细流,在汇聚成充沛的水量托起学生的语文能力之舟的同时,也滋养着他们的人文精神之树,开拓着他们的智力背景。阅读,改变了薛瑞萍;阅读,改变了薛瑞萍的学生;阅读,改变了薛瑞萍周围的人;阅读,塑造了薛瑞萍真实美妙的语文课堂……这就是真实,她不避其短,也扬其长,是什么就是什么。 
作为语文老师就是指导、督促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把孩子从教材这一方小得可怜的“水池”引到广阔的大海里,让他们在那里见识知识天地的美丽开阔,滋生领略无限风光的强烈愿望,以达到举一反三、自求博取的目的。教师最能做的和最该做的就是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和品位。
《薛瑞萍班级日志》虽然都记录的是平时工作中的小事情小感触,但是细细读下来却让我受益匪浅,从她的书中总能找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和影子。要学的东西还很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