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和桥实验小学 季阳澄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因此,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做出好的艺术,好的教育。
为期两天的培训虽已结束,但践行新课标的风帆才刚刚启航。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切感知到在这漫长的征途中,这样的几个“一”不能忘却:
“一个整体”——核心素养。
2022年版本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什么是核心素养作出了具体的界定,分为四个部分: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这给我们教师在组织设计教学内容上指明了方向,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应围绕这四个部分创设真实的语用情境,不能将四个核心素养简单割裂,变为独立目标,而是要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相互交融,在教学中始终牢记:学生的文化自信、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都需要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实现。因此,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只有把握住核心素养的内涵与要义,才能真正以素养为导向,实现学科育人。
“一次变革”——学习方式。
新课标中所提到的六大语文学习任务群,包括: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的“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这三个层面,各有侧重,层层提升。项目化、主题式的学习其实源于生活,又要归于生活,而构建学习任务群能使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社会性成长”。构建学习任务群,是在重组单元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实现跨年级、跨学科联动,模糊学科的场域和生活的场域,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反复实践中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种评价”——学业质量。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阶段性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反映核心素养要求。语文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语文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学业质量是课标中的全新内容,由于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外化不那么明显,而学业质量的出现正是对这一问题的规避。学业质量,换言之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语文学科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标准,让学生语文学习的成果、能力可视化,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可以被衡量,让学生的语文思维有迹可循。
“惟其磨砺,始得玉成”,此次培训,不仅是理念上的提升,更是行动上的指导。作为工作室的一员,我将继续深入学习新课标,把握新变化,践行新理念,胸怀理想、手握本领、勇于担当,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打造更高效的课堂,与新课标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