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官林实验小学 芮翎译
从“双减”政策引发的热烈讨论,到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教育话题始终热度不减。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无疑又是教育界的一记重磅,引发热议。
“核心素养”“大概念”“大单元”“大情境”等核心热词的出现无疑不在提醒着我们“大语文”时代将至。毛泽东曾说:“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学生。”课堂之上,教师在充当好教育“先行者”的角色之前,必先当好“研究者”。很荣幸能以致用语文工作室成员的身份参与七月份的业务培训。古语有云:“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这在特级教师李银芬老师、苏州工业园区语文研训员魏斯化老师以及蒋成荣、邹清两位导师身上得到了淋漓展现。他们扎实的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对新课标的深刻理解,无不映射出十年如一日的砥志研思与精进不休。而新颖活泼的培训方式,让每一位学员都有了参与感。我们边学边思,导师则从旁点拨,深化理解。
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益足。培训暂告一段落,但新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作为一名小语人,我当严以律己,砥砺深耕,在教育路上不忘初心,奋楫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