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季阳澄
【摘要】深度学习视阈下的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要义在于聚焦统编教材阅读单元的目标指向,以“单元”为单位,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核心,对单元课文进行梳理、提炼、归纳、总结,建立上下联系,实现前后穿插,凸显条块配合,统整重构单元教学内容,实现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的全面优化。本文旨在把握阅读单元教学特征的基础上,明确深度学习的目标归依,探觅策略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诸多锚点,以期通过阅读策略的习得与运用,发展学生的阅读力,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深度学习;统编教材;阅读单元整体教学;教学设计
在新课标指引下,由知识本位走向素养本位的语文学科教学需要找到课堂转型的脚手架,贴近教师的教学实践,紧扣教学流程再造的关键环节,尝试核心素养落地的具体路径和方法,丰富教师对语文学科教学的新认识,为构建新的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根基。这时,深度学习统领下的单元整体教学应时而生,通过归整教学目标,重构文本内容,达到优化教学策略的目的,实现言语智慧的糅合与再造,对厘定教学目标、夯实教学内容、实现教学价值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助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与发展。
一、有的放矢:归整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地实现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的高效能动与常态开展,教师需要对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进行分析,从单元特点和主题价值、语文的知识和规律、学科的方法和思想等方面,去深度解读教材,明确本单元的教基本指向,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直奔主题,实现教学目标的归整与统一。
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为例,主要是包括以下表格当中的教学部分:
表1
教材资源 |
知识要点罗列 |
教学基本指向 |
|
人文主题 |
“有趣的故事,留下的不仅是开心的笑声,还有许多的思考。” |
指向基于对故事内容充分了解和把握基础上的详细复述,是内化课文语言、学习表达的过程。 |
|
语文要素 |
“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
||
精读课文 |
《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 |
“默读课文,填写表格,再借助表格复述这个故事。” |
理清各课复述教学的要点及它们之间的承接关系,在原有基础上延展提升,形成螺旋上升的“复述”能力链。 |
略读课文 |
《方帽子店》 |
“说说故事意想不到的部分,再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部分。”(巩固“借助表格复述 ”的方法) |
|
精读课文 |
《漏》 |
“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顺序复述故事。” |
|
略读课文 |
《枣核》 |
“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如果有兴趣,试着续编故事。”(完整复述故事和续编) |
|
口语交际 |
趣味故事会 |
“运用合适的方法,把故事讲得更吸引人”;“认真听别人讲故事,记住主要内容” |
指向复述能力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
习作 |
“根据提示,展开想象,尝试编童话故事。” |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基于情境创编童话故事。 |
|
语文园地 |
交流平台 |
“复述故事不是背诵文章,而是用自己的话把故事内容讲出来;可以借助表格、示意图,梳理故事的主要内容,按顺序复述,重要情节也不会遗漏。” |
对复述的方法作了归纳与小结,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运用。 |
词句段运用 |
“照样子,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 |
指向语言表达形式的变化,叙述人称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
根据表1对本单元各板块知识点的罗列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可以看出这一单元编排的课文,落实复述策略的路径不尽相同,教学的基本指向也各有侧重。零散多样的教学方法、表述不一的教学要求以及梯度明显的教学目标亟待删繁就简,归纳整合,由下位概念一步一步向上位概念抽象、概括,将它们浓缩到一个创新的表达中,促使知识点、技能点与情感点在交织训练的过程实现三者的互动融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上述表格研制出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教学目标:1.在阅读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背后所蕴含的文本意趣与人生道理;2.通过精读、略读课文的交叉学习,在巩固训练中掌握凭借多种复述支架进行复述的能力,把故事说清楚,说连贯;3.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深层思考与内核解读,能够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个性化的创意表达,并能够认真倾听别人讲故事,体会有趣故事带来的愉悦感;4.在获得良好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进行习作书写,打开思路,大胆想象,展示出创编故事的趣味性以及自身思维的活跃度,内化课文语言,输出策略单元学习价值。以上目标立足文本,兼顾知识、能力、思维和情感等多个层面,助力学生阅读策略的习得与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去芜存菁:重构教学内容
基于复述策略本身所具备的特点,教学时应避免面面俱到、琐碎分析,去芜存菁,摒除杂志,保留精华,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故事中的主要情节与重要内容,体会故事的有趣,把时间更多地用在学习怎样复述故事,实现言意共生,智能共长。因此,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可以进行重构与整合,以期打破以课文为单位安排课时的传统教学方式,将教学内容与具体活动进行了重新规划和精心安排,使得大概念得到有效分解,其统摄的各个下位概念及知识点充分渗透到各阶段各版块的学习活动之中。
三、独辟蹊径:优化教学策略
三年级学生处在复述能力的培养发展阶段,二年级教材提供了关键词、图画、表格、提纲等很多复述方法,教师要帮助学生尝试运用学过的复述方法策略,独辟蹊径,转换教学视角,优化教学策略,把故事复述的学法指导化虚为实,把复述任务化大为小,实现复述的化难为易,为学生复述能力提供帮助,体现课堂“助学于生”的理念。
1.搭建复述支架,明晰“述”之方法
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按照精读、略读、再精读、再略读的顺序交错编排,要求学生学会借助表格进行复述,择其重点内容进行复述,再到借助图表示意图复述,直到最后的整篇复述、尝试续编,整个复述体系从部分到整体再到延展,逐层递进,实现能力进阶。立足精读课,精心指导落实方法;聚焦略读课,运用巩固提升能力。由此可见,统编版小学语文三下教材为复述课文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教学支架,有插图、示意图、表格等,形式多样。复述时,学生以此为拐杖,发现言语秘妙,产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不仅可以调动学生讲故事的兴趣,降低复述的难度,更为学生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语言模型,明晰了进行复述时具体可行的言语路径。比如,在教学《方帽子店》这一课时,老师就可在课堂上巧妙地搭建学习支架——借助一张表格来复述故事的内容,把主要人物、做的主要事情串联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练说的过程中把故事说清楚,点明文章中的大人之所以会发生变化,主要是因为孩子。同时,在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提炼出一系列的关键词,将这些关键词串联起来,在借助表格的基础之上可以把这个故事讲得更详细。如图所示:
借助表格,复述“小孩”部分
然后 |
小孩们 |
奇怪 圆圆的头 不喜欢 用纸 圆 尖 香蕉形 漂亮 用布 圆帽子 像碗扣 舒服 |
儿子 |
人山人海 密密麻麻 圆帽子 大吃一惊 抓起 丢在 嚷嚷 不理他 拾起 截在 跑了 |
正如吴忠豪教授所说:“作为学习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主的语文课,理所当然要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去组织教学过程。”复述支架的有效建立,让孩子们在概括主要内容、激活语言经验、感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不仅内化了课文内容,更发展了语言能力。
2.依托文体特质,解读“趣”之内核
本单元课文,“趣”是核心。只有揭开“趣”的表层面纱,才能直抵“趣”之内核。
课文 |
情节之趣 |
人物之趣 |
语言之趣 |
《慢性子裁缝与急性子顾客》 |
对话推动 |
性格一快一慢,强烈反差 |
描写细致 善用修辞 对称呼应 |
《漏》 |
从头至尾的误会和夸张 |
笨虎与蠢贼映照一家人的平和安详 |
|
《方帽子店》 |
出乎意料 |
大人与小孩新旧观念冲突 |
|
《枣核》 |
超自然的想象 |
小枣核大能量,勇斗县官 |
第八单元这一组“有趣的故事”,由有一篇篇极富童趣的童话故事组成。本单元不仅向我们展现了高于现实生活的场景,打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留下了“欢声笑语”,更留下了“些许思考”。在与这样的故事阅读对话,不仅要让学生知其趣,还要让学生知其所以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笑中有思”“乐中有悟”,对故事留白想一想,对故事人物评一评,对故事感受说一说,对故事结尾编一编。学生在读、思、说、写中会不自觉地对美与丑、善与恶,做出评判、选择,获得朴素的价值判断,促进认知与情感的提升。
3.实现自然输出,创设“文”之情境
“童话是一种非写实的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手段的文学品种。”(王泉根教授语)。如何在课堂中营造天真烂漫的童话氛围,文本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所谓“情境”,简言之就是情因境而生,境为情而设。在课堂上,老师只有带领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的世界,感受文本的魅力,才能唤醒孩子们心灵深处情感的共鸣。在执教的《漏》这篇课文时,上课伊始,孩子们就被有趣的故事吸引,带着好奇,猜测“漏”到底是什么?教师要牢牢抓住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精心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思考、乐于表达。比如,可以抓住文本对称反复的对话特点,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老虎”、“贼”等角色并复述,引领学生沉浸式学习;可以通过课后习题中的图文提示,创设画面情境,让学生走进精彩的童话世界去寻找信息,引领学生发现式学习;还可以借助“漏”在老爷爷老奶奶、老虎和贼心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创设具有冲突性的问题情境,引领学生批判性学习。由此可以看出,有趣的情境设置、具体的任务布置实现了新课标理念下基于真实情境的有意义学习,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的感情得以迸发,个性得以张扬。
基于深度学习的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从“单元”整体出发,重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追求学生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正如威金斯所言,“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真实世界能得心应手地生活”。若学生能清楚地知道自己学的是什么,理解所学知识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在真实的生活中加以运用,熟练地解决核心任务中的真实问题,那学习必将是愉悦而有意义的。深度学习视角下的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则是学生实现“在真实世界能得心应手地生活”的重要路径。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研究》(课题批准号:C-c/2021/02/1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