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邹 清致用语文工作室
成员名单

  • 邹清

    红塔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陆云1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何嘉璐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胡舟雯

    洋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仕欣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季阳澄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寅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梅一枝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丽霞

    东域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文佳

    培源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翎译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美华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卫丽燕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杰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丽群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入情才能入境,启思方能明智 ——谈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作者:季阳澄  日期: 2023-03-19  点击:

宜兴市学府路实验小学 蒋昕彤

摘要:情境教学是一种以体验为学习路径,以互动为学习方法的教学策略。其中,搭建情境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因此,探究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应围绕现实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进行设计。同时,在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语文教师应从“学、思以及评”三大方面出发,对应“引导、启发和评价”,探究不同单元下语文教学所涉及的情境、任务。因此,首先应明确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现状。其次,对情境教学要求、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情境教学

引言

语文情境教学方法包括通过角色扮演、解决问题和对其他现实生活情境的模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与知识产生“互动”,从而利用具体的、生动的场景,为小学阶段逻辑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讲解抽象的、概念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创建将语用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置于情境学习中的活动和练习计划,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及内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能够通过富有有意义的体验式学习过程,在真实的情境下通过对个人想法、问题的解释说明,提高自身的御用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情绪、行为以及思考的共同作用,将确保小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中,更好地内化和吸收教师提出的问题,以及讲解的阅读、写作类知识,达到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逻辑分析,对知识内容的记录总结等教育目的。

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起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往往受到同学和教师引导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课堂,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质量、效果等实际情况,会因师生互动、小组合作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而异。同时,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往往会面临的一些共同的挑战,其包括:(1)情境教学的内容划分不明确,对图片再现情境、音视频解构情境的策略研究不足。同时,由于小学生对词汇和发音不敏感。这是因为声调的变化决定某一段语言的情绪、目的,小学生的情绪感知度不足,导致学生难于记住很多的字词,这会使学生难以记住新词汇,在掌握正确发音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语用能力。(2)书写汉字的习惯难于养成。小学阶段部分汉字可能会很复杂且难以书写,尤其是对于仍在精细动作、技能发展使其的小学生而言,这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于提高,缺乏应用语言、文字的主动性。(3)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对情绪的敏感度较高,但往往难于理解复杂的语法、语句。这对于刚开始学习这门语言的小学生来说,无疑会增加语文情境教学的难度,难于塑造具体的情境,并吸引学生们的投入。(4)语文情境教学的互动性不足,缺乏通过行为、眼神的接触,将小学生置于现实的生活场景中,引导学生学习,并帮助学生理解和内化语言相关的知识。

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要求

(一)应融入生活元素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中生活元素的运用,是指将日常生活中的经历和情境融入到语文课中。 这种方法使语文识字、读书和写作教学过程,对学生而言更具吸引力,更具生活上的相关性,确保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因此,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第一要求为,融入生活元素要求包括:(1)可以创设故事类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角色、旁白等任务,通过互动的过程,锻炼学生们的语用能力。(2)语文教师还可以融入情绪感受类情境,即以“童年”为情境主题,让学生可以学习与童年相关的词汇,并通过仿写、续写进行写作练习。记忆更多的词汇,并练习通过倒叙、插叙描述某一个事件。由此可见,通过将生活元素融入语文课,小学生能够以更有活力的状态,参与到阅读、识字以及写作学习中,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课上积极性和语言运用能力。总之,尽管小学生在情境教学课堂存在很多学习挑战、问题,但大部分小学生依然能够在教师的支持、引导下,逐步理解文本材料和所学的内容。利用好情境教学策略,能够在某一个特殊的情境中,给予学生使用语言的机会,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有效地学习学科知识。最后,探究情境教学策略的原因是,让学习过程变得有趣、有意义,并与学生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联系。

(二)应突出具体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可以通过结合音视频材料进行教学设计的方式,吸引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并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活动来激发学生们的情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和学习感受。以下是情境塑造突出具体感情的一些方法:(1)教师讲解“赵州桥”这篇课文时,可以进行知识的链接,为学生们播放桂林的美景,利用音视频材料塑造“清、静、绿”的情境,鼓励学生基于此情境,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感受,帮助学生们在情感层面上与祖国的大好山水建立联系,达到以情育人的目标,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感。[1]2)通过再现某一真实情境后,语文教师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这篇课文的语言美,讲故事有助于激发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总之,通过情境教学可挖掘学生的情绪和动机,帮助学生学习,在更具吸引力、更难忘、更有效的语文教学中,增加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方法

(一)结合课文,关联思想感情与情境问题

结合课本内容作者阐述的思想、情感,如图1流程图所示,运用图片再现情境,音视频重构情境等方法,关联起课本中的重难点内容,有助于通过对教学情境的设计、实践,引导学生在观看音视频材料、角色扮演中体会课本内容的内涵,培养学生们的思辨性思维能力。下面以《一匹出色的马》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1

 

板块1: 依据教学任务塑造情境关联生字词教学

造字特点、造字规律是小学语文低段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设计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以根据《一匹出色的马》中的生字词教学问题。[2]在教学中利用象形字以及相应的图片,利用“郊”“匹”“妹”等象形字,以及音视频材料等,塑造生字词学习情境,把生字词化为实物,让学生能够在图片再现汉字形象的情境中,理解字与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象形字对应实物的道理。

板块2:进行问答步骤的教学设计:

在板块1基础上,创造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语用情境,引导学生像讲故事一样说出对“马”等生字词的看法,以是否有逻辑使用语言进行表达,作为评价标准,对学生是否能够应用语言描述汉字的结构,以及汉字的演进过程进行探究,可在情境中即锻炼学生的语用能力,又培养学生的生字词认读能力。

提问:“马”的音节是什么?

追问:能否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马”这一文字?

总之,语文教师应提供真实生活场景中的马,塑造汉字学习情境的同时,让学生将“马”与象形字对应起来,明白汉字从形状到文字的演进特点。

(二)实践表演,融合情境之情与生活元素

情境表演可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积累素材以及提高写作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通过结合现实生活场景,以及进行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教学互动,学生能够以自然的状态,互动学习的方式运用他们所学习的、掌握的语言技能,逐步提高自身语用能力和行为、思维的逻辑性。[3]这在一方面有助于让学习变得更愉快、更难忘、更有效,另一方面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自信心。下面以《燕子》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板块1:将情境表演作为一种教学评估手段

情境表演是情境教学的一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扮演“小燕子”的过程中体验世界。除此之外,实践表演教学可以作为一种评估手段,帮助教师评估学生,以及学生在表演中对语言的理解,以及使用语言的能力。这有助于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言技能,转而为学生布置体验后的习作作业。这样的评估形式一方面可以测试学生们的词汇量,另一方面能够给予学生更多语法知识学习上的帮助。

板块2:将情境表演作为一种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

小学语文情境表演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机会,在情境中用有趣的方式,如角色扮演中模仿小燕子,变化声音、肢体形态,丰富学生们对燕子行为、特征的认识。方便学生在后续习作中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所体验到的内容,来提高习作的质量。同时,为了确保情景表演的有序展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进行小组项目的分配。分配涉及情境表演的小组,例如为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分配描述动物形态的角色扮演任务,以帮助这类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与其他学生一起协作,并在情境中应用自身学到的知识,达到夯实基础,积累写作素材的作用。

(三)情境表达,综合自主阅读与写作练习

语文情境教学中的阅读能力培养是指,将阅读材料融入生活场景,作为情境教学以及语言练习的手段。[4]以下是《童年的水墨画》教学中,利用情境培养阅读能力的一些步骤:

板块1:结合阅读材料创设表达情境

导语:大家能否在现实生活场景中,说一说你童年难忘的事情?使用真实的经历,如童年回忆、趣事等,为学生提供感受童年和相关实践的条件。

追问:大家能否根据《童年的水墨画》的标题,分析与预测一下故事梗概?

如图2内容所示,首先使用引导性的语言,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开展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方向,并引导学生体验情境。在此过程中配合预读问题或词汇表,还可帮助学生们理解阅读的层级关系。

板块2:基于阅读理解鼓励仿写

阅读的过程也是学生参与情境的过程,而仿写的过程能够引导学生在童年情境下进行创作表达。(1)如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再现情境的方式,为学生们展示童年趣味游戏等图片场景,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对文本内容的阅读,大家能否用倒叙的方法进行仿写联系?通过提出有关阅读、写作任务的方式,达到串联内容的作用,鼓励学生们的阅读理解与仿写练习。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文本理解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2)教师要在学生的仿写中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反馈,即通过提供反馈和支持,帮助学生提高阅读、仿写能力。比如:“大家的童年趣事发生在什么时节?什么天气下?”这可以帮助学生按时间顺序进行仿写练习,也能根据学生们的回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词汇之外,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他们对童年的理解。

2

 

四、结束语

总之,通过将识字、读书以及写作活动融入现实生活场景,有助于以有意义、有情节和有逻辑性的方式,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们的语用、阅读和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利用图片在线情境等策略,并配合有指导意义的师生对话、写作活动,来给予学生学习上的反馈,可以建立学生们的写作信心,使之在学习的正反馈下形成能力,最终,增加学生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也对不同情境中的知识、问题产生更为深刻的学习看法。

参考文献:

[1]郭书明. 小学低年级多种识字教学情境的构建策略[J]. 中国教育学刊,2020,(S2):57-59.

[2]敖寿平.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法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4-25.

[3]徐云. 小学语文情境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35):41-44.

[4]李吉林. 为儿童快乐学习的情境教学[J]. 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2):3-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