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严萍 日期:
2023-02-17 点击:
次
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的探索与实践
严萍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宜兴 214200
摘要:课程思政在培养中职生优良道德品质和思想观念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以立德树人为主要教育任务的教学理念。为探究中职数学学科教学中课程思政的深入与实践,先从理论层面分析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的原因、意义与重要性,然后结合核心素养培养来明确教学思路,在课堂上、应用举例、专业知识与数学应用关联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践课程思政融合的途径,进而通过数学学科教学提升中职生综合素养,促进数学教学发展的同时也充分发挥数学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中职生 数学教学 课程思政 融合
数学是中职课程体系中重要的基础文化学科,而课程思政作为中职思想品德教育、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探究科学的途径和方法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够促进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且也能够进一步丰富数学学科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提升中职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进而实现高效的教育目标。
1.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课堂的理论
(1)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的原因
数学是中职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学科,也是每个专业的必修课,中职数学延续了初中数学知识体系的同时更加注重了应用性,因此中职数学的学科特征和课程设置特点,使其具备了融入课程思政的基础条件。由于中职数学学科涉及学生的覆盖面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发挥很大的作用。中职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通过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进而运用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以生活性为桥梁在数学与课程思政之间搭建关系,能够更好的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中,真正做到全课程育人。
(2)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的意义
思政教育在中职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培养中职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意义重大。从当前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来看,单一的思政教育模式无法促进学生真正体会思政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而将其融入到其他学科的日常教学中,不仅能够是学科教学更具趣味性和知识性,而且也让中职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思政教育,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职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观念,注重学生品德与价值观的培养,将课程思政融入到中职数学教学中,可以促进高素质应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既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中职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课程思政融合中职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路
(1)明确目标,渗透数学历史文化
明确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中职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是第一步,而清晰的目标需要从教学理念革新开始。在传统教学观念下,中职数学课程教学更注重学生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关注学生数学成绩层面的表现,讲课与做题是主要教学方法,但是这种教学观念并不适用于中职教育。中职数学教学需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注重实践应用与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数学核心素养并不仅仅包括知识与技能,还应包括品德与价值观。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中,要明确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目标,即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正确价值观、优良职业道德等观念的养成。为使数学教学与学习的观念发生转变,实现课程思政与数学的融合的教学目标落到实践中,教师可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历史文化,借助数学历史文化来增强学生的数学修养,进而在中职生数学修养的养成中不断内化课程思政蕴含。
(2)构建小组探究模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
结合中职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和课程思政目标,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全方位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实现数学融合课程思政的第二步。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中职数学教学应该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运用生活现象解释数学概念”,因此课程思政融入数学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数学知识,二是从与数学相关的生活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这是课程思政与数学融合的重要思路。教师可通过挖掘生活素材来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难度,将与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元素设计成案例或情境,并融入与生活素材相关的课程思政元素,从而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数学知识学习的趣味性,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当确定好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到数学教学中的方式后,教师需要考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实现教学过程,且教学方法的运用中也可尝试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比如采用小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等。
(3)科学评价,作业创新设计延伸
设计科学的评价体系和作业模式,并在评价与作业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的第三步。教学实践表明,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评价有利于发展学生正确价值观,而且针对性的评价,也是检验、监督、考核课程思政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效果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中,教师需要明确的一个思路,即“将课程思政目标设计成评价指标”,在评价中职数学教学成效和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时,课程思政学习成果也应占总评价的一定百分比,比如将学生自信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职业素养等也设计成重要的评价指标,以反映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与综合素质发展的实际情况。此外,数学教师还应注重作业创新设计延伸,将课后作业与生活素材、课程思政元素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直观现象素养。
3.中职数学课程中的课程思政元素挖掘
中职数学与思想政治是两门不同的学科,二者的融合是跨学科融合,这就需要在数学与思想政治之间找到融入的切入点。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最主要是从数学教材与教学过程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然后将课程思政元素与生活素材设计成教学过程中支撑数学知识的载体,这样才能使课程思政的融入更加自然。教学实践中,可以从课堂教学开始时的导入环节、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举例环节、数学与专业联系的环节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1)课堂导入中融入课程思政
在每堂新课开始时,总伴随着已学知识的复习与新知识的导入,为使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的更加自然,可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故事,将数学知识、数学历史、课程思政要素融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引子”引出新知识的同时,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到了课程思政内容。比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真理的故事等,在故事中融入追求真理的精神、勇于探索的精神、精益求精的精神等,这使得课堂导入即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又使学生获得激励,认识勇于探索的精神,并深受感染将其内化。比如在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内容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将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设计成课堂导入的“引子”,并在故事中融入勇于探索、不畏艰难的精神,设计成趣味性的故事,组织学生观察分析,思考高斯如何求知,从而归纳出求和公式。
(2)应用举例中融入课程思政
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使学生对概念、公式等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需要通过举例子、演示例题等方法,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为具体形象,而举例、例题则为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提供了条件。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应时刻关注育人,引导学生将自身理想与国家命运发展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豪感与家国情怀。比如在“集合的表示法”的教学课堂上,为使学生对“集合”的理解更清晰和具象,教师可根据课程思政目标,选择当下学生较为熟悉的社会事件或政策事件,设计成例题。如目前国家贸易发展迅猛,学生也有“海淘”的经历,则根据国务院印发的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事件,设计成例题课件,将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组成集合A,让学生分别判断这六个自由贸易区是否属于集合A。在讲解这个例题时,数学教师可引入课程思政元素,比如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本领,为祖国实现“两个一百年”添砖加瓦,引导学生的爱国、爱家乡情怀。
(3)专业知识与数学应用的联系中挖掘课程思政
中职专业课程教学中有很多专业课需要用到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这说明专业课与数学课之间有紧密关联,这位数学课、专业课、课程思政的跨专业融合提供了条件。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学生学好数学有助于其专业课的学习,也有助于其继续升学和终身发展,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建立数学与专业课关联的思维,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而课程思政也应抓住这个契机,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其中。比如数学中的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知识,与机械专业课程存在关联,函数、集合等知识与经济、金融相关专业课存在关联。如在学习指数函数知识时,可将其与金融专业课程练习,设计分期付款购物的案例:加入分12期购买手机,有银行与网贷平台两种方案,让学生计算那种方案更实惠。通过这个案例学习,一方面引导学生理性消费、不攀比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高利贷”的危害,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的途径与实践
(1)创新方法与路径
中职数学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备应有的课程思政能力,因此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关注时事政治,提高思想觉悟,同时也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知识的学习,掌握课程思政跨学科融合的方法,从而才能够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找到合适的路径。教师需牢记育人使命,在数学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努力寻找新的适合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无形中接受思政教育。在课程思政融入的路径选择上,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学情和数学课堂教学实际而不断创新,切勿“一种方法用到底”。
(2)“课前-课堂-课后”一体化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注重将课程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构建“课前-课堂-课后”一体化模式。以“函数的应用”为例,教师先深入解读教材内容,然后以目前“环保节约”的环保政策主题为载体,设计“节约用水”主题的数学课。
在课前,教师先通过移动学习平台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调查居民水费情况与水费收费标准”,引导学生通过“水费规定”理解节约用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在课堂上,教师可先用“保护水资源”的视频导入教学内容,与学生探讨“阶梯水价”的方法,以及该方法的初衷,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调查到的“用水收费”标准,建立水费与用水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上交讨论结果,师生对结果进行总结评价,并在评价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比如引导学生客观评价他人,树立团队精神与集体荣誉感等,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课后环节,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和生活素材,使学生巩固课堂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发现数学应用价值,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3)总结评价,强化思政教育
课堂上的总结评价也是课程思政融入的重要路径,教师需要注重总结评价的作用,不可忽视课程思政的评价,要通过总结评价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效果。比如在课堂教学结束时,师生对该堂课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与巩固,并将话题延伸到课程思政层面,共同归纳与总结学习收获,并通过思维评价表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他评,教师提示评价要求与标准,从而促使学生形成客观公正的评价态度,则进一步强化了思政教育的效果。
总之,无论是数学学科教学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中职育人的重要内容,将课程思政融入到数学教学中,不仅能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的获得思政教育,树立正确的“三观”,实现中职学校育人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并与思政教师沟通交流,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究课程思政在数学教学中的切入点,创新方法与路径,并最终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良翼.关于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31):93-94
[2]杨翔.新时期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的结合策略探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7):27
[3]马毓咛.浅谈中职数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年轻人.2021,(1):149-150
[4]张传刚.中职数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探索[J].课堂内外:教师版(中等教育).2021,(1):156
[5]钟成浩,陈傑.浅谈中职数学学科中课程思政的意义与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21,(18):35-36
[6]高爽.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23):87